价格信息流设计如何将 6000 万美元变成 190 亿美元的灾难

GATEIO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1 日,市场大额抛售 6000 万美元,直接导致 193 亿美元市值化为乌有。这一切并非因市场崩盘,也不是因高杠杆头寸批量清算,而是由于预言机系统失效。

类似事件并不罕见。自 2020 年 2 月以来,相同攻击模式已多次得手,行业累计损失数亿美元,涉及数十起案例。2025 年 10 月的事件相比此前最大预言机攻击,放大了 160 倍——并非技术更高明,而是系统扩容时,核心漏洞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五年的惨痛教训,最终被忽略。本文将深入剖析原因。

预言机困境:敏感性与稳定性的取舍

所有杠杆平台都面临一个根本性挑战:如何精准定价抵押品,同时防止价格被人为操控?

过于敏感 → 易遭操纵攻击;过于稳定 → 难以反映真实损失。

2025 年 10 月选择了敏感方案。预言机紧跟现货价格,随着 6000 万美元市场大额抛售,实时下调抵押品估值,触发大规模清算。系统严格按设计运行。

但这套设计本质上存在灾难性缺陷。

五年反复发生的攻击模式

在拆解 2025 年 10 月事件前,需明白:类似场景我们已多次经历。

攻击蓝图(2020-2022 年)

2020 年 2 月:bZx(35 万美元 + 63 万美元),单一源预言机。通过闪电贷操控 Uniswap 上的 WBTC 价格,14.6% 供应量被用于影响 bZx 独家信赖的价格源。

2020 年 10 月:Harvest Finance(被盗 2400 万美元,流动性挤兑 57000 万美元),7 分钟内,闪电贷 5000 万美元,操纵 Curve 稳定币价格,引发基础设施崩溃和流动性撤离,后续损失远超初始盗窃。

2020 年 11 月:Compound(清算 8900 万美元),DAI 在 Coinbase Pro 上价格暴涨至 1.30 美元,其他平台无此价格。Compound 预言机以 Coinbase 为基准,用户因仅在单一场所出现的价格被清算。操控 30 万订单深度仅需 10 万美元。

2022 年 10 月:Mango Markets(11700 万美元),初始资本 500 万美元,MNGO 代币多平台暴涨 2394%,以虚高抵押品借出 11700 万美元。利用盗取的治理代币投票自授 4700 万美元“漏洞赏金”。CFTC 首次对预言机操纵执法。

共同逻辑

所有攻击均遵循同一套路:

  1. 识别预言机依赖的可操控价格源
  2. 计算:操纵成本 < 可获利金额
  3. 实施攻击
  4. 获利退出

2020-2022 年,41 起预言机操纵攻击,累计盗走 40320 万美元。

行业应对:分散、缓慢且残缺。多数平台仍采用现货依赖型预言机,冗余性不足。

直到 2025 年 10 月,危机再度升级。

预言机崩溃全解析:2025 年版

2025 年 10 月 10 日 5:43,6000 万美元 USDe 被抛售至现货市场。

合理设计的预言机:影响有限,由多方独立数据源共同吸收。

本次预言机:直接引发灾难。

6000 万美元抛售 → 预言机下调抵押品估值(wBETH、BNSOL、USDe) →

大规模清算 → 基础设施过载 → 流动性真空 → 193 亿美元市值消失

放大效应

  • Mango Markets(2022):500 万美元操纵 → 提取 11700 万美元(23 倍)
  • 2025 年 10 月:6000 万美元操纵 → 193 亿美元市值毁灭(322 倍)

根本原因并非技术复杂,而是同样的漏洞在机构级规模下泛滥。

权重分布难题

预言机高度依赖主交易平台现货价格。当单一场所成交量占据主导:

  • 高成交量看似推动价格发现(表面合理)
  • 但集中度带来巨大操纵风险(致命)
  • 仅用内部价格形成自我反馈回路(加剧问题)

一位分析师的观点直接揭示了逻辑缺陷:“因为[该交易所]的 USDe/BNSOL/wBETH 成交量最大,即使按预言机权重,也应参照现货价。”

这种直觉——信任最大市场——五年来已导致数十亿美元损失。量集中不是价格更准的证据,而是操纵空间的证明。

预定漏洞窗口

预言机方法升级提前八天公布。攻击者拥有:

  • 已知预言机依赖结构
  • 可预测的切换时间点
  • 八天布局与筹备时间

此前攻击利用已存漏洞,2025 年 10 月则利用预言机切换窗口——该漏洞仅因改进提前披露而存在。

场所隔离测试

最直接证据显示,此次事件是预言机失效而非资产实际受损:

主交易所:USDe 价格 0.6567 美元,wBETH 430 美元;其他场所:不足 30 个基点偏差

链上资金池:几乎无影响

正如 Ethena 的 Guy 指出:“事件期间,市场可立即赎回的稳定币抵押品超过 90 亿美元。”

预言机来源场所价格剧烈波动,其他市场价格基本稳定。预言机报告被操纵的价格,系统按此清算,而市场其他地方并无该价。

这正是 Compound 2020 年模式:孤立场所被操纵,预言机如实报告,系统性毁灭。

基础设施连锁崩溃

分析师 agintender 揭示了放大机制:

“批量清算导致服务器繁忙,数百万请求涌入。做市商无法及时挂单,流动性出现真空。”

这正是 Harvest Finance 的规模化翻版。攻击触发的清算速度远超基础设施处理能力,市场做市商无法响应,流动性消失,连锁效应自我强化。

Harvest 2020 年 10 月基础设施崩溃(TVL 总锁定价值从 10 亿美元跌至 59900 万美元),教训已无比明显:预言机系统必须考虑压力下基础设施承载力。

2025 年 10 月证明,我们仍未吸取这一教训。

敏感性权衡:两种路径,一场灾难

Ethena 的 Guy 总结了核心设计难题:预言机需区分临时错位(市场噪音)与永久受损(真实损失)。

2025 年 10 月展现了两大应对方案:

高敏感度方案(失败交易所)

  • 实时现货价格
  • 市场响应超快
  • 后果:190 亿美元批量清算

即 bZx/Harvest 路线:信任现货市场,却被操纵摧毁。

高稳定性方案(DeFi 幸存者)

  • USDe 与 USDT 固定汇率
  • 忽略临时错位
  • 后果:无清算

这属于过度修正。虽优于系统性失败,却并不理想。

行业有五年时间开发更精细方案,结果既无最优也无可接受——反而在机构级别选择了灾难性极端。

预言机攻击定理:实证成立

定理:所有杠杆系统中,若满足:

  1. 预言机价格主要依赖可操控现货市场
  2. 清算触发为确定性
  3. 基础设施有容量瓶颈

则:操纵成本 < 连锁反应可获利金额

多次实证:

  • bZx(2020 年 2 月):Uniswap 被操纵 → 提取 35 万 + 63 万美元
  • Harvest(2020 年 10 月):Curve 被操纵 → 盗窃 2400 万美元 + 流动性挤兑 57000 万美元
  • Compound(2020 年 11 月):Coinbase 被操纵 → 清算 8900 万美元
  • Mango(2022 年 10 月):多场所操控 → 提取 11700 万美元
  • 2025 年 10 月:主场所被操控 → 毁灭 193 亿美元

系统规模线性增长,损失却呈指数级放大。操纵成本大致稳定(由场所流动性决定),可获利金额随杠杆总额暴增。

2025 年 10 月在空前规模下验证了该定理。

预言机设计原则:本应吸取的教训

  1. 多源价格验证

绝不可仅依赖单一场所价格,尤其是自有订单簿。这是 bZx 2020 年 2 月的教训。合理预言机设计需:

预言机价格 = 加权平均:

  • 多平台价格(40%)
  • 链上流动池(30%)
  • 包装资产兑换比例(20%)
  • 历史价格时间加权(10%)

权重不如独立性重要。若所有数据源可同步操纵,实则等同单一源。

  1. 自适应敏感度

预言机应根据市场状况自动调整敏感度:

  • 常规市场:增强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 波动市场:通过时间加权提升稳定性
  • 极端行情:设置熔断与合理性检查

2020 年闪电贷攻击后,TWAP(时间加权平均价格)预言机广泛应用,专为防止单笔操纵。但 2025 年 10 月仍采用实时现货响应,仿佛过去五年毫无进步。

  1. 基础设施韧性

预言机系统必须在连锁事件下保持运行:

  • 价格源与清算引擎分离
  • 支持数百万并发请求
  • 高负载时平滑降级

Harvest Finance 2020 年 10 月基础设施崩溃后,系统容量在压力下的重要性已无可忽视。批量清算会产生指数级负载,系统不仅需应对首笔清算,还要能承载千笔同时清算,尤其是做市商失效、用户恐慌时。

  1. 透明性不能制造漏洞

公告与实施间的八天窗口成已知攻击点。更优做法:

  • 公告后立即实施
  • 采用滚动更新制度,无固定日期
  • 保留审计轨迹但无预览期

这是全新教训,但符合博弈论逻辑:绝不可提前公开可利用的变更。2025 年 10 月攻击者有八天充分准备,准确掌握漏洞窗口。

学术视角:预言机攻击定理

理论上,五年实证已证明:

定理:所有杠杆系统中,若满足:

  1. 预言机价格主要依赖可操控现货市场
  2. 清算触发为确定性
  3. 基础设施有容量瓶颈

则:操纵成本 < 连锁反应可获利金额

多次实证验证:

  • bZx(2020 年 2 月):借贷 1000 万美元,提取 35 万美元,预言机被 Uniswap 操纵。
  • Harvest(2020 年 10 月):闪电贷 5000 万美元,盗窃 2400 万美元 + 流动性挤兑 57000 万美元。
  • Compound(2020 年 11 月):10 万美元操控订单簿,清算 8900 万美元。
  • Mango(2022 年 10 月):初始资本 500 万美元,提取 11700 万美元。
  • 2025 年 10 月:现货抛售 6000 万美元,毁灭 193 亿美元。

规律明显:系统规模线性扩展,损失指数级放大。操纵成本相对恒定(由可操控场所流动性决定),可获利金额随杠杆总额暴增。

2025 年 10 月实证验证了该定理。

系统性影响:我们依然未吸取的教训

这不仅是某个平台的失败,更暴露了行业五年来持续存在的系统性漏洞:

1. 对现货价格的过度依赖

大多数平台仍采用现货型预言机,尽管自 2020 年以来所有重大攻击均利用此漏洞。行业已知现货易被操纵,也知 TWAP 和多源预言机更安全,但真正落地仍不彻底。

原因?速度和敏感性原本是优势,却极易变成隐患。实时价格更新看似更准——直到有人操控。

2. 集中风险

主导场所成为系统单点故障。无论 bZx 依赖 Uniswap,Compound 依赖 Coinbase,还是 2025 年 10 月平台依赖自有订单簿,场所变了,漏洞没变。

当某平台成交量占主导,用其做主要预言机源似乎合理。但价格源集中风险如同任何系统集中风险:短期无碍,一旦被利用就极其致命。

3. 基础设施假设

只为常规市场设计的系统在压力下必然崩溃。2020 年 Harvest Finance 已证明这一点。2025 年 10 月表明,我们仍然只为平稳行情设计,寄希望于压力不会发生。

但希望不是策略。

4. 透明性悖论

提前公告改进会制造攻击窗口。预言机变更公告与实施间的八天间隙,为技术型攻击者提供了路线图和时间表,令其精确打击、精准利用。

这是旧问题的新表现。此前攻击利用已存漏洞,2025 年 10 月则利用预言机切换窗口——该漏洞因改进提前披露而存在。

前行之路:这次必须真正吸取教训

即时改进

1. 混合型预言机设计多源价格结合有效合理性检查:

  • CEX 价格(多平台按成交量加权)
  • DEX 价格(仅高流动性池)
  • 链上储备证明
  • 跨平台价格偏差限制

每个数据源须彼此独立。若操控一处即可影响另一处,冗余性就失效。

2. 动态权重根据市场状况调整预言机敏感度:

  • 常规波动:标准权重
  • 高波动:拉长 TWAP 窗口,降低现货影响
  • 极端行情:暂停清算,先调查后处理

Compound 案例表明,某场所的“正确”价格可能并不代表全市场。预言机要能识别。

3. 熔断机制极端价格波动时暂停清算——不是阻止合理去杠杆,而是区分操控和市场真实:

  • 数分钟内各平台价格趋同:属真实行情
  • 仅单一场所异动:属操控
  • 基础设施过载:暂停,待恢复后再执行

目标不是禁清算,而是防止因被操控价格引发批量清算。

4. 基础设施扩容按 100 倍常规容量设计,因为批量清算会产生极端负载:

  • 价格源独立基础设施
  • 清算引擎独立运行
  • 单地址限速
  • 平滑降级处理协议

系统若无法承载批量清算负载,将进一步放大危机。必须作为设计底线。

长期解决方案

1. 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采用成熟预言机方案,如 Chainlink、Pyth 或 UMA,实现多源聚合和抗操纵机制。虽不完美,但远优于易受攻击的单一现货型预言机。bZx 2020 年后集成 Chainlink,预言机攻击不再发生,这不是巧合。

2. 储备证明集成对包装资产和稳定币,需链上验证抵押品价值。USDe 应以可验证储备定价,而非订单簿动态。技术已成熟,实现尚待跟进。

3. 分阶段清算分批进行,防止批量放大:

  • 第一阶段:预警并允许补充抵押品
  • 第二阶段:部分清算(25%)
  • 第三阶段:大额清算(50%)
  • 最终阶段:全部清算
    用户有时间应对,系统冲击大幅降低。

4. 实时审计监控预言机操纵迹象:

  • 跨平台价格偏差
  • 低流动性币对异常成交量
  • 预言机更新前持仓突增
  • 对已知攻击模式进行自动识别

2025 年 10 月攻击很可能有预警。凌晨 5:43 抛售 6000 万美元 USDe 应触发警报。若监控未发现,说明系统仍有缺陷。

结论:193 亿美元的警示

2025 年 10 月 10-11 日的批量清算,并非杠杆过度或市场恐慌所致,而是预言机设计失误在大规模下放大。一笔 6000 万美元市场操作被放大成 193 亿美元市值毁灭,只因价格系统无法区分操控与真实价格发现。

但这并非新型失败模式。bZx(2020 年 2 月)、Harvest(2020 年 10 月)、Compound(2020 年 11 月)、Mango(2022 年 10 月),每一次都一样。

行业已被上过五次教训,代价逐次飙升:

  • 2020 年:协议自学自改
  • 2022 年:监管开始介入
  • 2025 年:全市场付出 193 亿美元学费

唯一问题是,我们是否真正记住了教训。

所有杠杆平台都必须自问:

  • 预言机能否防范 2020-2022 年已知攻击?
  • 基础设施可否承载已见过的批量清算?
  • 敏感性与稳定性权衡是否合理?
  • 是否还在重蹈数亿美元的覆辙?

五年历史已证明,预言机操纵不是假设风险或边缘案例——而是有据可查、反复出现、极具利润的攻击模式,且随市场规模增长而升级。

2025 年 10 月事件证明,当这些教训在机构层面被忽略,后果极其严重。此次攻击既不复杂也不新颖,不过是同一本剧本,在更大系统、已知漏洞窗口下重演。

预言机是整个系统的地基。一旦裂隙出现,上层全部崩塌。从 2020 年 2 月起,我们已为此反复付出数十亿美元。唯一问题是,2025 年 10 月的代价是否足以让行业采取切实行动。

在现代互联市场,预言机设计不仅是数据源技术,更关乎系统性稳定。失误一次,6000 万美元可摧毁 193 亿美元。

一再失误就是不吸取教训,只是在不断加大重复错误的成本。

分析基于公开市场数据、平台声明及五年预言机操纵案例研究。观点仅代表本人,参考但不代表任何机构。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yq_acc],版权归原作者 [yq_acc] 所有。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我们将及时处理。
  2.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本文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除特殊说明外,禁止复制、分发或剽窃已翻译内容。
gateio

GATE.IO芝麻开门

GATE.IO芝麻开门交易所(原比特儿交易所)是全球前10的交易所,新用户注册可免费领取空投,每月可得50-200U

点击注册 更多入口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gate.io交易平台是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新用户注册免费领空投,月入50-200U。品牌成立十多年综合服务名列世界前茅,本站提供芝麻交易所gate官网入口及gate.io官网实时资讯,gateio值得信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