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周末,我脑海里一直在回想@sandeepnailwal"">@sandeepnailwal最近发布的那条推文。
这促使我重新查阅自己的笔记,深入分析了一些数据。随着对数字的不断挖掘,一切逻辑变得愈发清晰——远超多数人的直觉。
到2024年下旬,@Tether_to"">@Tether_to已经跃升为美国国债第七大海外买家,年采购量超过加拿大、墨西哥等国。
直到今天,这一判断愈发坚定。稳定币正静悄悄地成为全球美元需求的重要引擎,并为饱受通胀、贬值与资本管制困扰的新兴市场提供金融救命稻草。
我们将拆解最新数据和趋势,剖析“美元化2.0”崛起的根本原因。
这预示着一个超越石油美元的新纪元,这一转折正塑造一个美方和新兴经济体都能受益的格局(至少在短中期内如此)。
我们将看到,稳定币正迅速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血液”,不仅在加密生态内流通,更成为新兴经济体对抗本币脆弱时的避险与价值存储工具。
起点
稳定币已从小众交易工具迅速成长为全球加密金融的基石。2024年,链上稳定币交易额达到15.6万亿美元,约为Visa年度支付总量的120%。总供应量已突破3000亿美元,年增速超50%。以Tether的USD₮(USDT)为代表的美元稳定币,已广泛应用于加密交易、DeFi协议、汇款和日常支付等场景。
稳定币优势十分直观:它们结合了法币的稳定性和加密货币的跨境、极速属性,让全球资金结算几乎实时且低成本。
每一天,公链上稳定币转账金额超1000亿美元,其年度交易量与主流支付网络不相上下,甚至实现反超。CEX.io平台报告显示,2024年稳定币转账总量达27.6万亿美元,比Visa和Mastercard合计高出约8%。
这一惊人规模说明,稳定币已经真正实现了产品与市场的深度契合:用户普遍认可以锚定美元(或其他法币)计价、免受加密资产波动影响的交易方式。
图示:2024年稳定币链上季度转账量(蓝色),对比Visa(粉色)和Mastercard(黄色)同期支付总量。至2024年四季度,稳定币网络处理的资金规模已大幅超越主流卡组织。- https://blog.cex.io/ecosystem/stablecoin-landscape-3486
多重动力促使稳定币高速增长:
- 1:1锚定法币(主要为美元),兼具稳定性和用户熟悉度,避开加密资产波动,同时享有区块链便利。
- 支持全球7×24小时实时结算,跨境汇款和商务支付分钟级到账。
- 手续费极低,单笔成本仅数美分,大小额支付均具备优势。
- 助力金融普惠,任何联网用户都能便捷持有稳定货币,尤其适用于高通胀或银行体系脆弱国家。
- 具备可编程性,直接集成DeFi借贷、交易及收益场景。
我们来直观感受一下,这个市场潜力有多大。
美国M2货币供应量衡量经济流动性的广义指标,涵盖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定期小额存款和零售货币市场基金。截至2025年年中,M2余额约为22万亿美元,展现了传统金融体系中的巨量美元流动。
来源:Stablecoins Could Become One Of The US Government’s Most Resilient Financial Allies
相比之下,全球稳定币市值仅为3000亿美元,约占美国M2的1%。虽然规模尚小,但与M2的对比凸显了稳定币的爆发式增长和巨大扩展空间。稳定币本质就是跑在区块链上的数字美元。哪怕仅占M2一小部分,市场规模也可跃升至数万亿美元,重塑支付、汇款与全球美元分布格局。
更关键的是,稳定币其实是在补充,而不是威胁传统支付网络。
连摩根士丹利都认为,稳定币的崛起能带动短期美债需求,为美国财政部提供更灵活的赤字融资和现金流管理选择。稳定币可助力大额结算场景(如银行间、贸易结算)几乎实时到账,形同数字现金账户。
该领域已引起监管高度关注。美国刚刚颁布的GENIUS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规定,稳定币须100%以国债或现金等高流动性资产1:1储备,并要求每月信息披露,优先保障消费者权益,包括发行方破产情况下的资金安全。
而欧盟的MiCA监管自2024年中起实施,对稳定币准入、透明度及储备金标准提出要求,进一步提升其稳定性和市场公信力。
只要监管得当,稳定币有望带来一代人仅见的金融变革——让资金流转更快、更低成本、更顺畅,同时强化、而非取代传统支付网络。(这一趋势已在加速)
从石油美元到数字美元:稳定币如何延续美国金融霸权
长期以来,美国以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强化全球影响力,石油美元体系最具代表性——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出口,确保了美元和美债的常年需求。如今,许多人认为美元稳定币正在重演历史。这类加密代币(如USDT、USDC)1:1锚定美元,并以美国资产为储备。通过推广美元稳定币,美国得以以互联网速度“输出美元”,在数字经济中巩固美元霸权,正如石油美元曾塑造全球能源金融格局。
来源:https://coinpaper.com/7398/stablecoins-the-new-petrodollar-how-trump-is-repeating-nixon-s-experience
美国政策制定者已主动拥抱这股潮流。现任政府推动通过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发行搭建合规体系。立法目的明确:捍卫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并拉动稳定币背后美债需求。换句话说,美国已将美元稳定币视作数字美元战略支点,既加固美元霸主地位,也为本国国债融资开辟新渠道。
GENIUS法案要求美元稳定币100%以现金和短期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为储备。每发行一枚新稳定币,就意味着有一份新增的美债买家,这正是上世纪70年代石油美元盈余回流国债的现代演绎。分析师甚至称稳定币是美国债务的“特洛伊木马”,确保全球用户对美债的持续和增长需求。
数据已经印证了这种趋势。最大美元稳定币发行方Tether现已持有1800亿美元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跻身全球最大美债持有方行列,甚至超越许多国家。
每一枚流通中的USDT,代表一份海外投资者愿意持有的美元,而当这些美元存放在国债中时,等同于美国政府获得一笔几乎无息或超低息贷款。Circle等发行方同样将大额储备投资于美国债券。
趋势如此明显,许多分析师认为,未来十年稳定币将成为美国政府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之一,弥补海外央行缩减美债持仓后的缺口。每当海外企业或个人选择持有美元稳定币,即在强化美元国际地位的同时,通过创造短期美债需求,间接为美国赤字融资。
美国高层对此持积极态度。2025年,特朗普总统签署稳定币法案时表示:“这对美元有利,对美国有利。”
地缘政治逻辑极为明确。曾经石油出口国必须持有美元,如今所有参与数字经济的主体都可能选择美元稳定币。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新一代“石油美元”体系。美元不仅享受铸币税,还能借此融资——美元流向世界,最终又以投资形式回流美国。归根结底,稳定币将美国金融影响力延展至数字空间:全球贸易和储蓄继续依赖美元,同时全球资本汇聚于美债市场。
稳定币在新兴市场的关键作用
在新兴市场,稳定币已经成为金融生命线,为本地金融体系失效时提供准入、稳定性和效率。面对本币通胀或资本管制,民众纷纷转向美元,但如今他们更多选择跨境流通无阻的数字美元。
稳定币满足了新兴市场三大核心需求
1)无门槛美元准入
资本管制与银行体系脆弱,导致许多国家难以持有美元。稳定币让任何有智能手机的人都能24小时获得数字美元。在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地,企业在银行与外汇市场功能失效时,已用稳定币支付供应商。
2)支付更快捷、更低成本。
在波动剧烈的市场,这一趋势尤为明显。阿根廷,现今超62%加密交易涉及稳定币,去年仅为45%。巴西近70%的交易所出金以USDT或USDC计价,显示稳定币已成为贸易、储蓄和薪酬发放的重要工具。土耳其通胀超55%,去年稳定币交易量达380亿美元,约占GDP的4.3%,全球占比第一。
来源:https://www.chainalysis.com/blog/2024-latin-america-crypto-adoption/#:~:text=America%20region,7
土耳其通胀同样高于60%,稳定币应用规模大幅攀升。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土耳其稳定币购买量达GDP的4.3%,同期总量约380亿美元。如今,稳定币在许多新兴市场加密交易总量中占比已超一半,甚至超过比特币等主流资产。
来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stablecoin-buys-turkey-4-percent-gdp
今年,非洲最大支付处理商Flutterwave(年处理量超400亿美元)已将Polygon设为30多个国家跨境稳定币结算的默认公链。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稳定币实际落地之一,为Uber、Audiomack等大型客户提供企业与消费支付通道。
全球趋势更为明显。拉美、非洲和东南亚,Polygon承载了50–70%的非美元稳定币活动。数百万人依赖Polygon实现即时汇款、日常支付和零工经济发薪,在本地金融体系落后、分散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3)稳定计价单位。
高通胀让本币定价几乎失效。在阿根廷,约62%加密交易发生在稳定币,USDT价格甚至高于官方美元汇率。
亚洲地区,Polygon在金融科技与政府应用中渗透加速。日本JYPC发行全球首个日元锚定稳定币,部署在Ethereum、Avalanche与Polygon等链上,Polygon日交易量与活跃地址均居首位。
在高压经济体,需求强烈到人们愿为美元稳定币支付溢价。阿根廷USDT溢价最高达官方汇率30%,显示数字美元对本地银行和政府担保的信任优势。
现今,这股趋势已延伸至机构应用。Polygon成为稳定币与现实资产(RWA)的机构入口。全球最大代币化美债产品BlackRock BUIDL基金(规模30亿美元)已在Polygon部署5亿美元,是除Ethereum外最大链上分配。
富兰克林邓普顿FOBXX基金(市值超3亿美元)同样基于Polygon运行,用其承接代币化美债。
虽然Ethereum仍是机构级可编程货币网络,@0xPolygon"">@0xPolygon正成为新兴市场领军者,也跻身全球可扩展低成本基础设施首选。
Polygon近期支付数据更印证这一势头。2025年10月,Polygon链上转账量创历史新高:
- 应用交易量环比增长20%
- 跨链桥资金流环比增长35%
- 卡支付环比增长30%
- 基础设施使用量环比增长19%
该网络累计处理12880万笔交易,活跃地址301万,稳定币市值达31亿美元,全球第三,仅次于以太坊和波场。
Polygon最大优势在于生态多元。全球最大金融科技支付商Stripe每月通过Polygon处理超过800万美元的交易量,@Coinbase"">@Coinbase、@Moonpay"">@Moonpay、@RainCards"">@RainCards、@Paxos"">@Paxos等也都依托Polygon处理稳定币结算。
结语
稳定币的变革已经发生。数十亿、数万亿美元正实时穿梭于Ethereum和Polygon等网络,彻底重塑全球价值存储、转移与结算格局。从美国国债到拉各斯的零工发薪,同一套数字美元轨道服务于完全不同的经济体。
中长期,这场演变会走向何方仍存在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稳定币已成为新金融互联网的核心支柱,不断连接机构、市场和个人,突破传统体系边界。
这些数字绝非空谈,它们为数以百万计新兴经济体用户带来了切实的价值与改变。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0xyanshu]。版权归原作者[0xyanshu]所有。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我们将及时处理。
-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本译文由Gate Learn团队制作,除特别注明外,禁止转载、分发或抄袭译文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