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币就是不涨

GATEIO

加密行业的从业者都在关注着同样的新闻头条:

  • ETF已正式上线
  • 主流企业纷纷集成稳定币
  • 监管环境日益友好

这些正是我们曾经渴望的“利好全到”。

可为什么价格却持续下行?

为什么比特币涨幅回吐,而美股今年上涨了15-20%?即使“加密货币不再是骗局”成为主流观点,你心仪的山寨币依然深陷水下?

让我们来深入剖析。

用户增长≠价格上涨

Crypto Twitter始终默认:

“只要机构进场,监管清晰,摩根大通发行代币……牛市就会爆发。”

机构真的来了,利好也落地,但行情依然原地踏步。

投资的终极问题是:

利好是否已反映在价格中?

这始终难以判断。但市场的反馈却很直接:

我们要的都实现了——价格却依然无动于衷。

市场会失效吗?当然可能。

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加密资产与现实脱节严重。

$1.5万亿美元,到底买了什么?

拉远视角看全局。

  • 比特币自成一派,是数字黄金般的超级叙事。当前市值约1.9万亿美元,而黄金市值约29万亿美元。仅为黄金的十分之一。这里有明确的对冲与期权价值逻辑。
  • 以太坊、Ripple、Solana及其他加起来大约还有1.5万亿美元市值,但支撑这些估值的故事基础更为脆弱。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质疑区块链技术的潜力,也很少有人再把整个行业视作骗局。那个阶段已经结束。

但“潜力”并不能回答根本性问题:

全行业不过4000万活跃用户,真能支撑几万亿美元市值吗?

与之对比,OpenAI传闻将以近1万亿美元估值上市,其用户数是整个加密生态的20倍。

感受下这个巨大差距。

此刻,真正的问题变得突出:

从现在起,如何才能最优地参与加密行业?

历史上,最核心的机会在基础设施层,比如早期ETH、SOL、DeFi。

那一波确实奏效了。

但今天呢?这些资产的估值几乎预设了100倍用户量、100倍手续费,“完美定价”,丝毫没有安全边际。

市场并不愚蠢,只是贪婪

本轮周期给了我们无数“利好新闻”,但有几个现实已然清晰:

  1. 市场不关心你的故事,只关心价格与基本面的差距。

如果这个差距持续过大,最终市场会收回信任,尤其当你开始有营收时更是如此。

  1. 加密不再是资金最热的赛道,AI才是。

资金总是追逐动量,这就是现代市场的本质。现在,AI是主角,加密已退居二线。

  1. 企业始终遵循商业逻辑,而非理想主义。

Stripe推出Tempo就是警示信号。企业不会仅凭Bankless说以太坊是“世界超级计算机”就用公链。他们会选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所以,Larry Fink认可加密不是骗局并不会让你的币包大涨,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

当市场已完美定价时,一句鲍威尔的风声或黄仁勋的一个微表情都可能掀翻整个逻辑体系。

算笔账:ETH、SOL与“收入”≠盈利

我们来简要计算一下主流公链的核心数据。

先看质押(非盈利):

  • Solana:

约41900万SOL质押 × 6% ≈ 2500万SOL/年

每枚约140美元,年“奖励”约35亿美元

  • Ethereum:

约3380万ETH质押 × 4% ≈ 135万ETH/年

每枚约3100美元,年“奖励”约42亿美元

很多人把质押回报视作价值捕获:

“看,质押者能赚钱!这就是价值捕获!”

其实不然。质押奖励不是价值捕获。

它们是通胀、稀释和安全成本,并非实际盈利。

真实的经济价值=手续费+小费+用户支付的MEV,这才是区块链最接近“收入”的部分。

在这方面:

  • 以太坊2024年手续费收入约27亿美元,居各链之首。
  • Solana近期在网络收入上领先,单季度收入达数亿美元。

因此,目前大致情况如下:

  • 以太坊每年手续费+MEV收入10亿-20亿美元,对应4000亿美元市值。即200-400倍P/S,且这些收入本质上是牛市高点的“赌场”收入。
  • Solana年化收入超10亿美元,对应市值750-800亿美元。约20-60倍P/S,具体取决于年化方式(别只用峰值月数据)。

这些只是大致估算,无需绝对精确。我们不是在交SEC材料,只需确认没有离谱偏差。

而这还没涉及最大问题:

最大的问题:这不是可持续收入

这些并非稳定的企业级收入流。

而是高度周期性、投机性、反复出现的资金流:

  • 永续合约
  • 迷因币
  • 清算
  • MEV波动
  • 高风险快进快出

牛市手续费、MEV激增,熊市则消失无踪。

这不是SaaS式的持续收入,更像赌场营业额。

一家仅在牛市“客满”的赌场,根本不配享有Shopify那样的高估值倍数。

商业本质不同,估值倍数当然也该不同。

回归“基本面”

没有哪个世界里:

以太坊市值4000亿美元,年收入也许只有10亿-20亿美元(且极度周期性),还被视为“价值买入”。

这意味着200-400倍P/S,增长放缓,L2分流加剧。ETH并不像联邦政府征税,反而像个只能收州税的中央政府,而增值大头都被L2(各州)分走了。

我们把ETH神化为“世界计算机”,但现金流与估值严重脱节。以太坊如今更像思科:早期领先,估值错配,历史高点或许再难回归。

相比之下,Solana估值虽然不低,但相对ETH“理性”不少。

年化收入个位数十亿美元,对应750-800亿美元市值——20-40倍P/S。

依然偏高,但相较ETH算“便宜”。

“致LP:我们跑赢了ETH——但基金还是亏了80%。”

归根结底,我们把赌场流量当成了持续性软件收入来定价。感谢参与。

换个角度看:

英伟达作为全球最受追捧的成长股,市盈率也只有40-45倍(不是销售额,是净利润!),而且:

  • 收入是真实的
  • 利润率高
  • 全球企业刚需
  • 持续合同订单
  • 客户不仅限于加密赌场(有趣的是,加密矿工曾是英伟达首波高速增长客户)

再次强调:上面这些链的收入,来源本质还是周期性赌场流量,而非可持续、可预测的现金流。

实际上,这些链理应享有折价估值,而不是科技溢价。

如果行业手续费无法从投机循环转变为真实、持续的经济价值,绝大多数估值都将被重新定价。

我们很早期……但不是那种早期

终有一日,市场会回归基本面,但现在还没到。

目前:

  • 大部分代币没有任何基本面支撑其高估值倍数。
  • 很多网络并未实现价值捕获,除去通胀和空投套利,剩下的极少。
  • 绝大多数“盈利”都与赌场型产品的投机行为挂钩。

我们已经搭建起全球资金可24/7低成本流转的基础设施……却把最优场景用在了老虎机。

短视贪婪,长期懒惰。

引用Netflix联合创始人Marc Randolph的话:“文化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别再跟我谈去中心化,当你的主打产品是Fartcoin的10倍杠杆永续合约时。

行业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望从“过度金融化的小众赌场”迈向真正的长期行业。

终局的起点

我并不认为加密行业会就此终结,但我相信这是“序章”的终点。

我们对基础设施投入极大——链、跨链桥、L2和相关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但在实际应用和用户增长上投入严重不足。

我们总爱炫耀:

  • TPS
  • 区块空间
  • 炫酷的rollup架构

但用户只关心:

  • 是否更便宜,
  • 是否更快,
  • 是否更便捷,
  • 以及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回归现金流。

回归单位经济。

回归本质:谁是用户,我们在解决什么问题?

真正的增量机会在哪里?

我坚定看多加密行业已十余年,这一点未变。

我依旧坚信:

  • 稳定币会成为主流支付通道。
  • 开放、中立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全球金融的幕后动力。
  • 企业选择这项技术,是因为经济效益,而非意识形态。

但我不认为,下一个十年的最大赢家会是今天的L1或L2。

历史上,每一轮科技浪潮的最大赢家都诞生于用户聚合层,而非基础设施层。

互联网让算力和存储成本大幅下降,真正积累财富的是Amazon、Google、Apple——那些用廉价基础设施服务数十亿人的公司。

加密行业同样如此:

  • 区块空间已成同质化商品。
  • 基础设施升级的边际收益持续递减。
  • 用户始终愿为便利买单。
  • 用户聚合者将成为最大价值捕获者。

当前最大机会,是让这项技术深度融入具备规模的企业。淘汰陈旧的金融基础设施,用加密底层真正降本增效——如同互联网悄然改造零售到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到无法忽视。

所有人都采用互联网和软件,因为它经济合理。加密行业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再等十年让格局自发演变。

也可以现在就着手行动。

重新校准认知

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应对?

  • 技术已经成熟。
  • 潜力巨大。
  • 真实普及仍处早期。

现在是时候重新评估一切:

  • 按真实使用和手续费质量评估网络价值,而非意识形态。
  • 区分可持续收入与反复出现的投机收入。
  • 上一代的赢家不会主导下一个十年。
  • 别再把币价当作技术进步的晴雨表。

我们还太早,至今还把币价当技术成熟的判断标准。没人会因为亚马逊或微软股价本周表现好就选用AWS或Azure。

我们可以再等十年让企业逐步采用。

也可以现在就全面推进。

让真实GDP上链。

任务尚未完成。

反思,行动。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著作权归原作者[Santiago R Santos]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我们将及时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其他语言翻译均由Gate Learn团队完成,除特别说明外,禁止转载、分发或抄袭译文。
gateio

GATE.IO芝麻开门

GATE.IO芝麻开门交易所(原比特儿交易所)是全球前10的交易所,新用户注册可免费领取空投,每月可得50-200U

点击注册 更多入口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gate.io交易平台是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新用户注册免费领空投,月入50-200U。品牌成立十多年综合服务名列世界前茅,本站提供芝麻交易所gate官网入口及gate.io官网实时资讯,gateio值得信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