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最近你是否已经对 Crypto Twitter(CT)上的悲观论调感到厌倦?更让人感到困惑的是,CT 社区对于加密市场未来的看法分歧明显。有人为上一轮牛市“送终”,也有人坚称这只是市场周期波动中的又一次插曲。其实,这一切并不新鲜。每个人始终都有自己的解读。
但有些迹象显示,这一次或许有所不同。ETF 首次连续三天净流出达到 10 亿美元,BTC 资金费率出现反转,而“逢低买入”情绪在 CT 上已基本成为一种调侃。历史上 BTC 曾多次下跌 25-30%,随后几个月却创下新高。到底哪种理论会在这次成为现实,谁又能确定呢?
不过,加密圈有一类群体,他们不靠情绪、星象或其他主观臆测行动。他们是比特币链上的首批参与者——矿工。
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征收首轮互征关税时,矿工也经历了自己的挑战——毕竟矿机主要来自中国。但他们的经济逻辑主要取决于比特币白皮书中 15 年前设定的减半机制等简单数学。
本周量化分析将带你了解,BTC 价格暴跌后矿工盈利能力的最新状况。
以下为具体分析
Prathik
Polymarket:让你的预测更具影响力
通过交易事件结果、选举、体育赛事、市场等合约,押注未来。Polymarket 将集体智慧转化为实时概率。
现已与 X 平台整合,预测功能可结合 Grok 和 X 内容的实时社交洞察。
你认为能准确预测未来?证明一下吧。
探索 Polymarket
BTC 矿工的财务结构非常直接:协议规定收入固定,现实支出浮动。市场震荡时,他们的资产负债表首当其冲。矿工收入来自出售挖出的 BTC,运营成本主要是高强度算力所需的电费。
本周我持续追踪矿工获得的网络收入、实现收入的成本、扣除现金支出后的实际利润,以及最终会计核算后的净收益。
TL;DR:以当前 BTC 价格约为 86000 美元计算,矿业行业陷入困境,远未繁荣。过去两个月,矿工 7 日平均收入已从 6000 万美元锐减 35% 至 4000 万美元。
@ Blockchain
我们重新梳理一下:
比特币收入由协议机制决定。每区块奖励 3.125 BTC,平均区块时间 10 分钟,每天约出块 144 次,意味着每日产出约 450 BTC。30 天全球矿工合计挖出 13500 BTC,按当前 BTC 价约 8.8 万美元计算,总收入约 12 亿美元。分摊到 1078 EH/s 的历史高位算力后,每 TH/s 每天仅剩 0.036 美元收入。这一结构支撑着 1.7 万亿美元的网络安全。
成本方面,电费是最大变量,受地区与矿机效率影响极大。
使用 S21 等新型矿机,能耗每 TH 17 焦耳且电价低廉,仍可获得现金利润。但若设备老旧或电价较高,每计算一次哈希都在增加成本。当前哈希价格受网络难度、比特币价格、区块奖励和手续费影响,一台 S19 矿机在 0.06 美元电价下几乎只能持平。若难度提升、价格下跌或电费因高温上涨,矿工利润将进一步被侵蚀。
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如下:
2024 年 12 月,CoinShares 估算上市矿工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生产 1 枚 BTC 的现金成本约为 55950 美元。剑桥大学最新估算为 58500 美元。实际挖矿成本因矿工而异。最大上市矿企 Marathon Digital(MARA)2025 年第三季度平均每枚 BTC 能源成本为 39235 美元,第二大上市矿企 Riot Platforms(RIOT)为 46324 美元。尽管 BTC 价格较峰值下跌 30%,目前为 86000 美元,这些矿工依然盈利。但这不是全部。
矿工还需计入非现金项目,如折旧、减值和股票薪酬,使挖矿成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综合计算后,每枚 BTC 实际总成本很容易超过 10 万美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矿工选择持有挖出的 BTC,甚至从市场买入更多 BTC,而不是直接出售。
像 MARA 这样实力雄厚的矿工能够覆盖成本,因为他们拥有多元业务和融资渠道。但更多矿工只要难度再提升一次,就可能陷入亏损。
综合来看,矿工世界存在两种盈亏平衡模式。
第一类是工业级矿工,设备高效、电价低、资产负债表轻。对他们来说,BTC 价格从 86000 美元跌至 50000 美元才会导致日现金流转负。当前每枚 BTC 现金利润超过 40000 美元,但能否实现会计利润还需具体分析。
第二类矿工则在计入折旧、减值和股票支出后,很难维持盈亏平衡。
即使假设挖出 1 枚 BTC 的总成本在 90000 至 110000 美元之间,也意味着许多矿工已低于经济盈亏平衡线。他们能维持挖矿是因为现金成本未被突破,但会计成本已超标。这将促使更多矿工选择持币而非出售。
只要矿工的现金流保持正值,他们就会继续挖矿。以 88000 美元计,系统暂时稳定,但前提是矿工不出售 BTC。一旦价格进一步下跌或矿工被迫清算持币,就会逼近盈亏线。
因此,价格暴跌虽会影响散户和交易者,但目前尚未伤及矿工。真正可能加剧矿工困境的是融资渠道收紧。那时,飞轮效应将被打破,矿工需依赖多元业务维持生存。
本周量化分析到此结束,敬请期待下期内容。
请持续关注,
Prathik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 [Token Dispatch],所有版权归原作者 [Prathik Desai]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我们将及时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本文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除特别说明外,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