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用区块链进军 12 兆美元市场

GATEIO

当前金融市场正受到两股结构性力量推动:一方面,“大美丽政策”透过降息与信贷宽松,全力托住房地产这个占美国 GDP 近两成的核心板块;另一方面,RWA 代币化正在把房贷与信贷资产搬上链,直接挑战规模超过 12 兆美元 的传统市场。

Figure 押注于这两大杠杆:它既背靠“Made in USA”的政策红利,又在搭建链上基础设施,试图在抵押贷款与房地产金融中重塑透明度与效率。关键问题是,这样的模式能否从小规模试点走向主流,还是会在流动性不足、治理与监管等结构性因素下受限?

团队与资本背景

CEO Mike Cagney

SoFi 联合创办人,在 SoFi任职期间将放贷规模推到 500 亿美元以上,将学生贷款与房贷搬上网路,把这些业务从传统银行手中硬生生拉了出来,直接开启 FinTech 时代。他本科于 UC Santa Barbara,后于史丹佛商学院取得 Sloan Fellow 资格,专攻应用经济与管理。Figure 对他而言,不是一次新创,而是 将 SoFi 未竟的愿景“资产数位化与上链”推向主流金融市场。

COO June Ou 曾任 SoFi 首席营运官,主导风险管理与合规,亲手处理过最严格的监管挑战。她在 UC Berkeley 修习电脑科学与数学,能把工程师的程式码,转化为监管可接受的产品。

背后站著同样重量级的资本,Ribbit、DST Global、a16z。其中 a16z 早在 2018 年设立 75 亿美元的区块链相传产业投资基金,押中 Coinbase、Solana、Uniswap、OpenSea,成为“现实资产上链 ( RWA )”的主要叙事推手。Figure 拿到 a16z 的支持,不仅是资金,还是打通矽谷、华尔街与 Web3三重世界的主线剧本。

传统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痛点

要理解 Figure 为什么要切入这个市场,必须先看清传统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结构性问题。这是一个规模高达 12 兆美元 的市场,但运作方式却依旧停留在“纸本流程 + 多层中介”的年代。

流动性与效率低下

一笔房贷从申请到放款,通常需要 30–60 天,过程中涉及文件审核、信用评估、资产登记与多方签署。对借款人来说,这意味著漫长等待与高昂的手续成本;对投资人而言,则代表资金沉淀与配置效率不足。

中介环节过多

银行是第一层,但背后还有信用评级机构、托管人、投资银行、二级市场投资人,每一层都抽取费用,也延长了结算流程。这种结构导致了“成本高、资讯不透明、效率低”的恶性循环。

透明度不足

投资人往往无法即时掌握抵押品的真实状况,只能依赖评级机构的报告或银行的叙述。在过去的金融危机中,这种资讯不对称被证明是极大的系统性风险。

Figure 的解法与挑战

面对传统房贷市场的低效与不透明,Figure 提出的答案是:用区块链重构流程。它并不是要彻底抛弃现有的金融机制,而是试图在“合规与效率”之间找到一条新路。

在技术层面,Figure 采用 Cosmos SDK 搭建专属区块链,以 PoS(Proof of Stake)进行验证,让原本需要 30–60 天的抵押贷款结算,能缩短到数天甚至数小时。此外,Figure 将贷款、抵押、支付等流程标准化为智能合约,使得抵押贷款不仅能被自动化执行,还能在二级市场以模组化方式被打包、交易或拆分。这为机构投资人带来了比传统证券化更灵活的工具箱。

另一个关键是开源。Figure 的核心协议基于 Cosmos SDK,具备可审核与可验证的特性。这在区块链领域格外重要,因为:

  • 信任来源不同:传统金融依赖监管与中介背书,而区块链的信任来自程式码与共识机制。若程式码不开源,外部无法验证其安全性与公平性。
  • 社群共建:开源能吸引开发者和机构参与,形成网路效应,避免技术被锁死在单一公司手里。
  • 合规审视:监管机构或审计单位能检视开源代码,确认其透明度与安全性,降低黑箱操作风险。

与比特币网路的 PoW(Proof of Work)机制相比,Figure 采用的 PoS 模式更能强调 效率与能源消耗的优势:

  • PoW 依靠算力竞争确保安全性,能耗高但去中心化与抗审查能力极强;
  • PoS 则依靠“持币抵押”决定验证权,能快速处理交易、降低能耗,更贴近金融应用场景。

当然,这种设计也存在一些 ”挑战”:

  • 治理风险:PoS 容易让大户掌握过多话语权,出现“用钱投票”的集中化问题
  • 节点分布不足:目前验证节点仍偏向少数机构,容易被质疑是“链上包装的中心化金融”
  • 合规透明度:虽然 Figure 团队与投资人背景有助于与监管对话,但其链上披露水准仍未达到传统公开市场的标准。

对我而言这种设计利大于弊,这是颠覆性创新与市场共生的“相对最优解”,总体而言,Figure透过智能合约、开源协议与 PoS 机制提升效率与透明度;但它的挑战,则在于能否在治理集中化与合规审视之下,仍获得市场与机构的长期信任。

竞品与差异化

市场上想“重做金融”的产品一大堆,RWA 也一直很热。要看清它的位置,不能只放在加密圈比较,我们得把它同时放回两张地图上:传统金融,和 DeFi (去中心化金融) 与RWA (现实资产代币化)。

在传统金融体系里,美国房贷市场由 Fannie Mae 和 Freddie Mac 主导,透过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将资产打包,供给二级市场投资人。而它的弊端前文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换句话说,它是一个规模庞大却低效的“管线系统”,极难回应当今金融市场对即时性与透明度的需求。Figure 的切入点正是将这个管线数位化、链上化,变得透明可随时验证。

在 Web3 领域,已有专注于 RWA 和 DeFi 的协议:

  • Ondo Finance
    把美国国债/货币市场基金 这类低风险固定收益资产标准化上链(如 OUSG、USDY),形成面向机构与加密原生资本的“链上流动性管理”基础设施,规模已领先同类协议。但其资产范畴偏重短债与流动性管理,与房贷这种“长周期、大宗、流程繁复”的资产结构不同。

  • Maple Finance
    聚焦机构贷款市场,透过链上资金池服务加密原生公司,长期放款馀额约数亿至十亿美元级。它在加密圈内提供信用贷款管道,但借款人范畴仍偏向加密生态,与传统金融脱节。

  • Centrifuge
    主要将应收帐款、小企业贷款等资产代币化,为 DeFi 带来非波动性抵押品。锁仓规模 ( TVL ) 在数亿美元级,证明代币化的可行性,但仍局限于利基资产,与主流房贷市场距离较远。

传统资管巨头的链上化则在另一端快速成形:

  • BlackRock|BUIDL (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
    由 Securitize 发行在公链上的代币化流动性基金,2025-03-13 AUM 突破 $1B;2025-06-18 起被 Crypto.com、Deribit等多加密平台接受为抵押品;年中多方报导显示 AUM 约 $2B,2025-09-18 市场快照仍在 ~$1.9B 左右,已成链上美元货基的事实标准之一。
  • Franklin Templeton|BENJI ( 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FOBXX)

首支在公链记录份额的美国注册货基;投资 ≥99.5% 的政府证券、现金与全额担保回购。2025-09 资产规模约 $7.3–7.4 亿;2025-09-18 与 DBS、Ripple ( XRP ) 合作,在新加坡推出 sgBENJI,支持在 DBS Digital Exchange 交易/出借并探索以代币作为抵押品。

这些协议的共同点,是以完全 DeFi 化 的逻辑推进:流程透明、由社群治理、规避传统监管;其技术做法通常是把“已存在的法律权益(基金份额、SPV 债权、票据)”包装为合规受限的链上代币,再用实名认证 ( KYC ) 与白名单、“NAV/现金流预言机” 与 “受限可转让标准” 来接入机构资金。优势在于可验证、可组合、可自动化;局限在于法律与监管边界、资产尽调难度、以及与传统金融核心资产之间的鸿沟。

Figure与竞品的核心差异

  • 定位与范畴:
    Figure 不是把既有资产“包装”上链,而是把“资产生成→登录→契约→服务→结算→二级流通”整条按揭作业链,标准化为开源智能合约,主攻美国房贷这个长周期、重流程的主航道。

  • 资产类别对比:
    Figure 直面房贷等核心资产;Centrifuge/Maple以私募信贷、应收帐款为主;Ondo聚焦美债/货币基金,更偏流动性与资产配置场景。

  • 合规与接入策略:
    Figure 走机构友好、嵌入现有金融体系(托管、KYC、服务商对接);许多 DeFi-RWA 方案则以社群治理+通证包装为主,与传统金融的耦合度较低。

  • 基建纵深:
    Figure 尝试端到端重写按揭的一、二级市场堆叠;Ondo 等多著力于把既有产品标准化上链与流转,对起源/服务等前段环节介入较浅。

  • 技术与可审核性:
    Figure 强调开源、可验证、可审计,像开了一座透明工厂,从进料到出货都能被旁观;其他不少 RWA 比较像外包代工,你看到成品,但过程要问好几个厂。

结论:在竞品仍多停留于“数亿至十亿美元级、加密原生或流动性管理”的阶段时,Figure 几乎是少数试图把“美国房贷”这类核心资产做成链上基建的玩家。它是否“独一无二”取决于最终合规与机构采用能否落地,但就资产范畴与基建深度而言,Figure 已与主流 DeFi 协议划出清晰边界,且与 Fannie/Freddie 的分工更接近“链上版基建”而非单一产品。

简单的说,Figure 做的是“修路”不是“卖车”;成不成关键看合规与机构采用。

市场规模与前景

底层盘子 & 周期顺风

  • 房贷大盘
    美国住户房贷馀额约 $13-14 兆,对应二级市场的 MBS 年内 发行 $1.19 兆(+21.7% YoY)、代理机构 MBS 日均成交 $3,451 亿,流量恢复明显。

  • 利率拐点
    30 年房贷利率降至 6.39%(2025-09-12 当周),市场预期联准会启动降息,再融资(refi)申请弹升,对HELOC/重贷 属结构性利多。

  • 年度放款(MBA)
    2025 年总放款量预估 $2.1–2.3 兆,较 2024 年显著回升。利率每下行 50–100 bps,重贷弹性放大,带动二级市场发行与成交。

Figure 的实际增速

  • 营收:Figure 在 2025H1 净营收 $191M(+22.4% YoY),同期转亏为盈净利 $29M。
  • 放款动能:截至 2025-06-30 的近 12 个月,Figure 房屋净值贷款含 HELOC约 $6B,年增近 30%;其中 $1.3B 经由 Figure Connect 市场化撮合。
  • 资本市场验证:2025 年 6 月完成 $355M 链上 HELOC 证券化(FIGRE 2025-HE3),首度获 S&P 各分层至 AAA 的评级组合,投资者口径拓宽。
  • 上市基准:Figure 2025-09-11 于那斯达克挂牌,募资 $787.5M、IPO 估值约 $5.29B

效率 → 成本 → 毛利:链上化为何“算得过”

  • 结算时间:传统二级流转 T+30–60 天;链上标准化与智能合约可将流程压至日内/数日,降低闲置资金与人工作业成本。
  • 实际成本节省:官方与案例资料显示,每笔节省数百美元、或逾 100 bps 的全流程节费是可达成的量级,且可延伸到发行/服务/再融资的自动化。
  • 互通红利:当债权受限代币化且白名单可转让后,可与 BUIDL/BENJI/OUSG 等链上货基形成抵押与短融的“资本效率叠加”,把传统“闲置现金”转为 T+0/T+1 流动的基金份额,进一步改善毛利率。

估值反推:1年 / 5年情境

  • 收入基准:以 2025H1 $191M 推估全年 $380–420M;为计算整洁,取 $400M 中位作基准。
  • 股本基准:依 IPO 估值 $5.29B 与发行价 $25 反推,流通股本 ≈ 212M 股(未含未来增发/SBC 稀释)。

A) 1 年目标(至 2026)营收假设(反映降息回暖 + 市占提升):

  • Bear:+15% → $460M
  • Base:+25% → $500M
  • Bull:+35% → $540M

估值方法:以 EV/Sales 对应周期上行时的 FinTech/RWA 成长性溢价:

  • Bear:9×;Base:14×;Bull:18×
  • 市值 = PS × 营收;股价 = 市值

以 212M 股推算结果

  • Bear:$4.14B → $19.5/股
  • Base:$7.00B → $33.0/股
  • Bull:$9.72B → $45.9/股

若考虑稀释至 230M 股:Bear $18.0/Base $30.4/Bull $42.3。

B) 5 年目标(至 2030E)营收 CAGR 假设(链上化渗透×产品扩张):

  • Bear:+15% CAGR → $804.5M
  • Base:+25% CAGR → $1,220.7M
  • Bull:+35% CAGR → $1,793.6M

估值方法:成熟阶段以更收敛的 EV/Sales(去泡沫):

  • Bear:6×;Base:8×;Bull:10×

以 212M 股 / 230M 股推算结果

  • Bear:$4.83B → $22.8 / $21.0
  • Base:$9.77B → $46.1 / $42.5
  • Bull:$17.9B → $84.6 / $78.0

直观解读:降息带来量 × 链上化带来效率。若 Figure 把“放款起源—服务—证券化—二级流通”做成可审核、可组合的开源合约,随著机构把 BUIDL/BENJI/OUSG 纳入抵押生态,效率→毛利→估值倍数的传导会更顺。反之,若利率黏著、合规与采用放缓,倍数将收敛至低位区间。

本节模型以营收 × EV/Sales 为主,倍数取自同业区间与周期位置的历史分布;未纳入 FOMO/叙事驱动的临时性倍数扩张。若未来出现叙事溢价(媒体关注、资金单边流入、指数或机构被动配置),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倍数上移,而非短期现金流改善;此类溢价可观察、不可预测,因此不作为基线。

策略落点与风险开关

政策与基础设施的双重顺风

  • 政策面更可预期:联邦层级的稳定币天才法案(GENIUS Act)已签署生效,为“受限可转让+KYC 白名单”的合规代币化资产奠定底座;SEC 新任主席 Paul Atkins 的监管基调较偏向“明确规则、可预期执法”,有利机构在合规范围内采用链上工具。这两项变化使“把既有流程搬上链”从可行性讨论走向制度化落地。
  • 机构抵押品互通扩张:BlackRock BUIDL 已被 Crypto.com、Deribit 接受为交易抵押;Franklin Templeton 与 DBS/Ripple 推出 sgBENJI,开放合格投资人于 DBS Digital Exchange 交易、出借与探索抵押用途。这些里程碑意味著“合规基金↔链上抵押”的通道正在成形,为 Figure 未来的二级流通与资本效率创造外部条件。
  • 叙事位阶重叠:Figure 同时占有 Made in USA × RWA × FinTech 三重标签;在共和党政府强调在岸金融创新与美元数位化的语境中,属于政策与产业叙事交集的受益者。

值得期待的 “格局”

房地产体量固然庞大,但红利已被市场预期因为大家都看得到,看得懂,真正值得期待的是未来是否推出贷款购买其他资产,如比特币,或抵押比特币增加贷款额度。

风险: 上链不等于免疫大环境的变数

  1. 房地产的“硬流动性”取决于司法处置与市场深度;链上能压缩的是作业流程,改不了处置周期。2025 年 Q2,美国完成法拍的平均耗时仍约 645 天。一旦房市转弱,Figure 的加速反而缩短了周转周期,处置现金回笼未必能匹配负债端节奏,这一点传统巨头更有抗风险能力。
  2. 监管与政策路径依赖:虽有 GENIUS Act 奠基,但其他配套(如 CLARITY Act 等)仍在国会推进中;SEC 虽转向“可预期”,但前 SEC 主席的经验教会我们,官员的语调与重点仍可能随人事与事件摆动,短期波动不可忽视。叙事不是现金流,估值持续性仍取决于规则细则与采用速度。
  3. 技术治理与集中度:PoS 带来效能,但也伴随质押集中/治理权过度集中的风险;金融级应用需要在“吞吐—去中心化—运维风险”间取得更稳定的折冲,并以 “开源与持续外部审计换取市场信任”。

我的自白

我算是区块链的老朋友,早期参与、一路见证,也一直相信它。但老实说,平日里除了买卖房产和研究房贷利率,我没碰过房地产相关的股票,这是我欠缺的。

还有一个偏见我也得摊开讲,我长年用“四年一轮”的心智看区块链相关市场。上一轮我在 Mara / Coinbase / Riot 那波上市热潮逐步把加密资产获利离场,这个经验让我更警觉,我每天都在问自己, “这次真的不一样吗?” 容易把“叙事高点”当成风险讯号。这种警觉让我躲过几次剧烈的下行波动,但也可能让我对新东西过于保守。

Figure 逼我重新思考很多遍。它不是喊币价、也不是“空气故事”,而是把金融流程悄悄重写,用户体验像一般银行,如果不深挖,甚至不会发现它的底层是区块链技术。而我喜欢这种“技术隐形、体验正常”的感觉,代表市场真的在接受,而不是被教育。也因此,我提醒自己,区块链 ≠ 加密币。我该用“现金流、效率、市场规模”去判断,而不是只用“周期、情绪”去衡量。

我最大的担忧点,在于前文提到的 SEC 监管态度可能引起的波动,以太币 ( ETH ) 近年来 SEC 反复变脸的言论导致价格表现像在坐云霄飞车,甚至 “软” 了很久,几乎错过整轮牛市。所以对于 Figure 我更倾向小额先占个坑,关注后续是否出现更有信心的信号。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substack],著作权归属原作者 [@btyc">btyc],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 由Gate Learn 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gateio

GATE.IO芝麻开门

GATE.IO芝麻开门交易所(原比特儿交易所)是全球前10的交易所,新用户注册可免费领取空投,每月可得50-200U

点击注册 更多入口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gate.io交易平台是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新用户注册免费领空投,月入50-200U。品牌成立十多年综合服务名列世界前茅,本站提供芝麻交易所gate官网入口及gate.io官网实时资讯,gateio值得信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