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通过加密货币赚到足够的钱去买新房或新车,但总体而言,我认为加密货币是个好主意。也许我错过了一些关于加密货币深层次的政治含义,但实际上,它已经以一种积极、合法的方式改善了我的生活。
我觉得自己处于一个中间地带,一边是那些还会被骗局骗到或者不知道如何节省交易费用的用户,另一边是那些已经全面了解加密货币领域的人。这种位置让我能够与各种人群建立联系并互动,无论是最初接触加密货币的新人,还是已经在构建加密货币业务的资深人士。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混合的想法,并对加密货币的大规模采用进行一些反思。
我从哪里开始?我的职业是一名内容经理,专注于教育实践。目前,我的工作是为初学者和自认为是高级用户的人设计入门流程。其实,我最早是从一所大学的硕士课程中开发区块链项目开始的,当时我需要从有向无环图(至今还没发现实际用途)和 51% 攻击讲起。但即便有这样的背景,这也没能让我免于“踩坑”:尽管掌握了这些知识,我花了大约一年时间才弄清楚以太坊网络如何节省交易费用。那段时间里,像 Optimism、Avalanche 或 Arbitrum 这样的词对我来说只是空洞的流行语。这有点尴尬,但是真实。
随着时间推移,信息逐渐清晰,等我理解了共识机制、区块链中的区块生成和交易放置的联系后,一切才真正豁然开朗。实际上,我花了两轮时间学习区块链技术才算入门。我是不是慢了点?也许吧,评论区见分晓。
总之,经过两年的适度学习,我觉得自己终于理解了大多数主要和次要概念。没有任何东西能在不付出专注努力的情况下变得直观。例如,要理解以太坊的 L2 解决方案,首先得了解以太坊的问题,然后了解 L2 提供的解决方案——或者直接盲目信任某人并开始使用 L2。但即便如此,一般人也未必会觉得这些解决方案有意义——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节省交易费用,以及避免在以太坊上花的钱比一天从流动性池中赚的收益还多。而当我打开 Avalanche 的网站时,第一眼看到的是“Build without borders”的口号。
Avalanche 的首页——对普通用户关于节省交易费用的内容只字未提。
然后,当我点击“New to Web3?”(初学者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 Web3?)后,就被智能合约和 Web3 这样的术语轰炸。你的父母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使用 Web2,更别提他们被邀请进入一个叫 Web3 的世界,还涉及智能合约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甚至还记得 Web1。
这可能是一个讨论普通人是否应该超越中心化交易所的机会。但我的想法倾向于让去中心化的空间对所有人都变得可及,而不仅仅是极客、像我这样的内容经理、商人和开发者。那么普通人在加密行业中是什么感受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大约 100 人交流过,也观察了上千条消息。
“加密货币是一个骗局”到了 2024 年底,仍然有些人认为加密货币是骗局。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和那个钟形曲线梗很相似:认为加密货币是骗局的,要么是完全没接触过的人,要么是参与项目开发的人。而我并没有达到 IQ 145,只是处于分布中间的位置。
这些人是未完成叙事的受害者,而你无法期望从一个叙事中获得建设性的思考——叙事只是讲述一个故事。比如,“只需买我的加密代币,就能赚10倍换辆兰博基尼。”这种叙事似乎可以追溯到2016-2017年的ICO热潮。而在这种叙事破灭后,一个反叙事出现了:加密货币是骗局。当然,这种轻蔑态度的根源是对新事物的传统抵制,加上过去和现在的骗局助长了这种看法。如今,“买我的代币”变成了Meme币,但幸运的是,Meme币不再代表整个行业。 \顶级非加密领域的网红仍然混淆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而普通人(甚至包括资深IT专业人士和一名前NASA员工)根本不了解加密货币的作用,这也无可厚非。加密行业在用户体验简化方面毫无进展,更不用说解释它与传统金融的关系了。 \在某个时点,我试图深入了解区块链——超越“分布式数据库”的层面,弄清区块和交易的作用。甚至语言模型也反复用同一个比喻加剧我的困惑:“想象一个记录交易的账本……”试想普通人试图理解区块浏览器时的挫败感,更不用说搞清楚他们的交易何时被确认了。在这方面的情况四年来毫无改善。
难道我需要看斯坦福大学的迷你课程才能给朋友转点钱,并避免以太坊Gas费高峰时损失50美元?这是个反问句。
观察成熟的加密术语与非加密人群沟通方式之间的巨大差距,会让人感觉当前的用户体验是由开发者为开发者设计的——或者顶多是由硬核加密爱好者为其他硬核爱好者设计的。这完全是不同的语言世界,对于不接触技术的人来说,想要突破这一壁垒非常困难。这种复杂性在广义上有助于维持退出流动性,但如果我们希望更多人进入这个领域,这就成了一个阻碍。对于像买卖这样基础的操作,却有如此复杂的语言环境,显得有些过于繁琐。
但另一方面,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让用户深入了解超出USDT的内容,还是仅仅提供一个让他们购买Avalanche卡)用于日常消费的途径就够了?
“我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初学者”这是那些熟悉中心化交易所、了解去中心化(但未使用其“优势”)并尝试投资加密资产的人的自我评估。再次强调,这与教育水平无关——这些人群非常多样。几乎没有人超越AAVE(这也得到了TVL的支持)。一些人仍然不知道他们可以避免以太坊的高费用,更不用说去哪里查看这些费用了,但每个人都在与协议界面作斗争。每个协议看起来都不一样,令人不清楚该如何操作,产生了对进一步行动的恐惧,导致了参与的停止——这是来自一家加密风险基金员工的真实引述。 \很难指责协议不关心用户友好性,因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标准化来解决。但想象一下加密协议的标准化Web和移动界面,目前来说是难以实现的。而且他们中的任何人都不知道如何检查交易状态:为什么会待处理几个小时,资金是否丢失,或者哪里能得到支持(没有)。几乎没有人知道区块浏览器,如果他们听说过,也不知道在哪里找到它们。我甚至是否需要提到,在不陷入钓鱼网站的情况下找到这些浏览器链接并不容易? \一个通过我的经验得到确认的简单而显而易见的观点是,达到目标所需的额外步骤越少,人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前的客户旅程映射(CJM)类似于那个臭名昭著的漏斗,Vitalik似乎坐在底部。
例如,对于这些人来说,“质押ETH以支持网络安全”是没有意义的。要理解这一点,首先需要了解PoS共识,这意味着要理解为什么共识如此重要。
令人悲哀的事实是,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对新手而言已经很先进的“初学者”,也仍然是退出流动性。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些“初学者”会失去对资金的访问权限。我的一位客户在Fuel Network为她的MetaMask账户创建了第二个钱包后感到惊慌,她以为自己丢失了钱。这让我觉得,当前的加密行业只是传统金融(TradFi)的一个工具,是人们被邀请进入、赚钱,或者在最好的情况下,打平后再回到传统金融的地方。考虑到我在欧洲仍然无法用比特币买香肠,这可能就是现实。这不好吗?不。不知道该怪谁?很难说,因为用加密货币购买香肠需要政府明确的许可。仅靠热衷者和开发者是无法实现的。然而,尽管有关于无国界交易和香肠代币化的讨论,这个方面在行业中却鲜有关注,尽管它确实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
高级用户——神话还是现实?这个问题,当然,是为了突出加密行业中人们往往把彼此视为傻瓜,或者充其量视为新手的有毒现象。加密行业的高级用户,本质上是那些拥有完整专业化的人。我认为的“高级”用户是那些以某种方式在行业中谋生的人:算法交易员、分析师、开发者以及其他利用各种盈利机制的人(比如水军、节点运营商、赌徒等)。
有趣的是,他们分为两种类型:极具同理心的和极具毒性的。而原因很简单——前段话中的初学者与这一段中的高级用户之间的巨大差距。那些具有毒性的用户并不愿意帮助初学者弥合这个差距,而只有那些极具同理心的人才能解释发生了什么。加密行业中的人们通常会互相帮助。另一方面,我也看到过一个聊天群,在那里,你只是问了“质押和流动质押有什么区别?”就有可能被禁言。
对于这些人来说,成为高级用户需要多年的学习和不同数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甚至“高级”在技术领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人可能在分析加密项目商业模式上很高级,但一旦出错,他们就会成为Meme币的退出流动性,或者是MEV攻击的受害者。甚至匆忙之间,交易历史中就可能掉进钓鱼地址的陷阱。
顺便提一下,加密安全本身就值得单独写一篇文章。除了我上面提到的所有复杂性,最终,那个可怜的用户将不得不面对安全性和资金保护的问题。而且无论技能水平如何,这个挑战从未失去相关性。曾经我听过一个故事,私人密钥被通过监控屏幕辐射盗取。但这些只是随便说说;它是行业中的一个概念性问题:更多自由 = 更多责任。
从实际角度来看,基于我们的用户引导经验,我认为当用户开始定期使用非托管钱包时,他们就算是高级用户。巧合的是,这些人通常也能很好地浏览协议,并且不会在像Uni V3这样狭窄范围的专有技术中迷失方向。此时,一个右偏分布开始出现:高级水平远远超出了任何无知的程度。大致来说,理解行业中的所有基本概念大约需要3到6个月的集中学习,而达到技能极限并理解细节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这似乎是把人们分为极具毒性和极具同理心的原因之一。顺便说一下,3到6个月并非只是一个数字。这是曾经的一位银行家投入到加密概念学习中的时间。
我的观点是什么?看起来我可能在批评或怀疑。就本地情况而言,可能是的,但从全球角度来看,我明白目前的状况就是这样,而且我不可能去Avalanche的客户成功部门要求他们“简化”一切。我想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矛盾的局面。许多业内人士都在等待零售流动性涌入——大规模采纳。看起来,这应该是推动比特币涨到几百万、几十亿美元,或者缓解监管压力,或者保护人们的资产免受银行错误或滥用的动力。基本上,不同利益相关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密投资者、加密无政府主义者和普通的全球公民。然而,情况变得荒谬——大规模采纳无法实现,因为即使是一个基本的用户引导流程都找不到,甚至连本应改善用户生活的L2主页上也没有。奇怪的是,这个使命通常落在普通用户(或YouTuber)的肩上。大多数新手被困在中心化交易所,这些交易所与区块链和去中心化的理想仅有松散的联系。而当初学者被困在CEX时,去中心化空间仍然是传统金融(TradFi)的一个子类别,因为它是一个高度熟练用户的自我实现游乐场,充满了大量空闲时间。
Telegram曾通过空投和TG迷你应用吸引流量进行互动沉浸。这总比没有好,但它带来了两个问题:
整个沉浸过程仅限于TON生态系统(希望目前是如此)。 一大群人(1.31亿)最终对Hamster Kombat的空投感到失望,成为了“加密是骗局”叙事的受害者。
我见过的推动大规模采纳的最可笑动力之一是呼吁学习比特币。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做法,但首先,19世纪中期有一种政治理论也曾被宣传为通向更美好未来的途径(当然,群众从未真正去学习过它)。其次,我敢打赌,人们更可能因为受到CT的影响而把比特币当作一个笑话买,而不是在阅读白皮书后购买。在这里,我提议保持一点现实主义。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大规模采纳,还是整个行业仅仅是财富重新分配的一种古怪方式。也许我们确实需要它,但开发者目前正挠头,想不出如何向阿拉巴马州的一家店主解释,为什么他们将资金保存在Rabby钱包而不是银行会很酷。就目前而言,关于加密行业目标是大规模采纳的定位,感觉完全脱节。金钱交易——我们生活中最日常的行为——不应该带来如此大的认知负担,也不应该花费那么多时间。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布莱克b-rd】,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布莱克b-rd】。若对本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会及时处理。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Gate Learn 团队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