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图是什么?所谓的基于意图 (Intent-based),是指将使用者的意图抽象化,将底下的操作逻辑和程序整合成单一步骤,极大地简化操作的复杂性,在使用上更为直观。举例而言,一般若想要将Base 链上的A 代币转换成Solana 的B 代币,用户就需要进行以下操作:由于A 代币为Base 链的原生资产,所以要先将A 代币换成 美元数字货币公司,接着使用跨链桥将 USDC 转移至 Solana,最后才能换成 B 代币。看似简单的转换资产,用户却至少要跟三个不同的协议互动(Base 的DEX、跨链桥、Solana 的DEX),同时又要在Base 和Solana 上确认有足够的ETH 和SOL 支付Gas Fee ,步骤非常繁琐;但在基于意图的场景中,用户只需要在介面输入欲转换的代币资产和目标链,便能实现一键兑换,不需要反覆在不同的协议间进行复杂的操作,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并优化交易体验。
基于意图的设计将带来几个突破性的优势:
最佳化路径使用者只要输入需求,基于意图的 DEX 便会自动寻找最佳化的实现路径,用户甚至可以客制化需求,要求 DEX 寻找最快速或最便宜的路径。
提升链与链之间的互操作性由于 DEX 会自动寻找适合的跨链协议,因此对于用户而言,跨链的概念变得更加模糊,不同链的流动性将会聚合在一起,加强彼此之间的互操作性。
强化安全性DEX 会自动帮使用者实现所有操作,因此可以降低用户因个人操作失误而蒙受的资产损失,如输入错误地址、点击钓鱼网站和授权恶意合约等等。根据 CoW Swap 的资料显示,因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减少了 90%。
简易的操作步骤在操作上非常直观,用户甚至都不需要知道链与链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或是跨链桥的运作原理,只需要签名授权便能完成想要的操作,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操作门槛,有利于吸引更多来自Web2 的用户,实现大规模的采用。
基于意图对 DEX 的影响DEX 面临的问题在当前市场中,中心化交易所 (Centralized Exchange,简称 CEX) 如 Binance 和 Coinbase 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为和 DEX 相比,CEX 具有更稳定的流动性,可以提供足够的交易深度容纳大额订单,减少交易滑点带来的损失。同时,CEX 亦提供种类多元的交易工具如现货、合约、期权、借贷、场外交易等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策略灵活运用这些工具,并享受近乎零延迟的交易速度。因此,基于流畅的使用体验和丰富的金融产品,CEX 成为许多用户进行交易的首选。
反之,DEX 需要花费时间等待区块完成交易确认,无法提供即时的交易速度,且流动性深度也不足,交易滑点较大,无法吞吐大额订单。即便在自动做市商(Automated Market Maker ,简称AMM) 模型出来后,流动性问题获得缓解,可一旦超出特定的价格区间,交易滑点的状况依旧存在,资本的使用效率不彰,也导致DEX在和CEX 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然而,基于意图的设计有望帮助 DEX 打破目前的局面。
基于意图带来的帮助撇除产品的多元性和使用介面不谈,DEX 竞争力不足的主因在于差强人意的交易体验,以及链上操作的高门槛。因此,如何提升交易的确认速度、挹注更多的流动性和简化操作流程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基于意图的设计恰好可以同时满足这些需求。
首先,如前所述,在基于意图的架构下,用户只需要直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将A 链的B 资产换成C 链上的D 资产」,并设定可接受的滑点范围和手续费上限,系统就会自动找出最佳化的实现路径,包括选择合适的跨链桥、在滑点最小的流动性池兑换代币、优化交易步骤等等。用户完全不需要理解背后复杂的技术细节和运作流程,只需要对该交易进行签名授权,就能轻松在链上完成各种操作。对于不熟悉区块链技术和金融工具的新用户而言,这无疑大幅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成本,可以更专注于交易本身而不被底层技术所困扰,推动Web3 金融的普及化;至于对Web3产业已经很熟悉的老用户来说,基于意图可以减少他们的操作步骤,无缝进行资产的跨链转移和兑换,有效提升交易效率以执行更复杂的套利策略。
除了操作变得更简单之外,基于意图的设计也会带来更充足的流动性。在传统的 AAM 模型中,DEX 往往需要先吸引用户锁定一定量的资产充当流动性,才有办法支撑庞大的兑换需求,尽可能减少交易滑点的影响。然而,这样的做法会有两个问题。
冷启动不论有多出色的交易体验和金融产品,DEX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 DeFi 市场中存活下来,就必须想尽办法提升其 TVL。高TVL 意味良好的流动性,交易深度就愈充足,可以降低交易滑点带来的损失,吸引更多用户来使用,流动性提供者因而获得高额的手续费分红作为奖励,促使更多人来提供流动性,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因此,对于一个刚启动的 DEX 而言,必须先投入大量资源增加 TVL,而无法专注于产品本身。
流动性分散DEX 在Web3 扮演的角色就像传统的银行机构,用户可以在此存钱、兑换代币并使用其他金融产品和工具,但在Web2 银行并不会遍地都是,而根据DefiLlama 的统计,DEX 的数量已经超过1500 个。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常用的银行可能顶多 6、7 间,然而链上的 DEX 多如繁星,使用者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且最严重的问题是,链上的资金始终有限,而 DEX 之间都在抢夺流动性,因而造成流动性严重分散,资本的使用效率不佳。
在基于意图的设计中,当用户发出交易请求后,DEX 会为其寻找最佳的实践路径,而负责寻找的人被称作 Solver。 Solver 会寻找任何可能的流动性池,包括CEX、DEX 和OTC 市场等等,为用户想要的交易匹配相对应的流动性,并提供最佳化的报价,而不像在AMM 模型中,交易的价格是由池子的计算公式所决定,且面对长尾资产时会有资本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透过对现有流动性池广泛的搜索,DEX 不再需要自行建构流动性池,Solver 会在不同链之间寻找最佳的池子作为替代,进而将链上的流动性聚合在一起。
Solvers 不仅解决了流动性的问题,透过不同Solvers 之间的竞争,他们会尽量寻找成本低廉、交易速度最快的路径给用户,以此获得建构区块的权力以进行套利,同时也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基于意图 DEX 介绍接下来,将简要介绍目前市场上几个较为主流的基于意图的 DEX,概述各自的技术特色、使用场景、团队背景和融资状况,再比较各自的不同。
UniswapX
Uniswap 创立于2018 年,是第一个使用AMM 模型解决链上流动性问题的DEX,成功穿越过多次牛熊周期,从Ethereum 主网逐渐扩展至整个EVM 生态系,逐渐成长为DeFi 领域中规模最庞大的DEX。 Uniswap 的TVL 在截稿前(12/5) 为6.62b,交易量在过去三年占所有DEX 总交易量的50~70%,直至近三个月才被由迷因币热潮带动的Raydium 超过,市占率首次来到40% 以下,但仍不损其在去中心化金融的主导地位。
(图 1、DEX 的交易量占比,来源:Artemis)
团队和融资背景Uniswap 的创办人Hayden Adams 是早期以太坊社群的活跃开发者,在项目草创期便获得Vitalik Buterin 和Ethereum 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并于后续的融资中获得共177M 美元的资金,参投机构包含a16z、Paradigm、Polychain、Coinbase Ventures 等等。
技术特色Uniswap 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协议乐于拥抱产业的新技术,持续对产品进行迭代和升级。自 2018 年发布 V1 以来,Uniswap 已推出 V2~V4 三个版本,陆续引入集中流动性、闪存交换、自定义池等概念,因应市场的需求不断优化其服务,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2023 年7 月,Uniswap 推出UniswapX,这是一种无需许可、完全开源且基于拍卖的路由协议,旨在透过开放交易路径,让使用者可以连接更多外部的AMM 和流动性池兑换代币,带来更好的交易体验。其具体能够带来以下几点优化:
聚合链上流动性以获得最佳化的交易价格无需 Gas Fee保护交易免受 MEV 攻击不需要对失败的交易支付费用跨链交易不需要 Gas Fee (尚未实现)
(图2、UniswapX V2 的运作流程,来源:X)
在最新的UniswapX V2 系统中,用户会提交一个特殊的链下订单,接着便由多个第三方的填充者(Fillers) 在链上和链下寻找任何可行的流动性来源,透过竞价的方式来填补用户的订单需求并提供报价,若用户接受报价则签署交易。在此架构下,兑换代币的实际行为是由填充者执行,因此 Gas Fee 将由其吸收,但填充者可以通过同时执行多笔交易来降低交易成本,并从中获得套利机会。 UniswapX 透过这种方式激励填充者,促使他们之间的良性竞争,提供最佳价格给使用者,同时避免了 MEV 攻击。
借助于UniswapX,用户在使用Uniswap 进行交易时将自动获得最佳价格,且在未来推出的跨链版本中,代币兑换和跨链将无缝集成为单一操作,在短短几秒内便能实现跨链的资产转换,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交易体验。
1inch
1inch 创立于2019 年,是一个EVM 生态的DeFi 聚合器,广泛支援Polygon、Arbitrum、BNB Chain、Avalanche 等兼容EVM 的Layer 1 和Layer 2,具有多元的交易路由连接多个不同链上的DEX 的流动性池,可以自动计算出最佳的交易路径和条件,帮助用户减少交易成本和时间,并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跨链操作,让资金灵活地在不同链之间流转。
团队和融资背景1inch 是由两位资深的软体工程师Sergej Kunz 和Anton Bukov 在ETH New York Hackathon 共同创办,前者拥有在多家知名德国公司如Bulktrade、Porsche 和mimacom 的从业经验;后者原为iOS 和macOS 的开发人员,但随后便转往加密领域发展,在创立1inch 前在Near Protocol 担任资深智能合约工程师,负责开发客户端Near 和Ethereum 的跨链通讯。两位创办人在软体工程和加密领域的丰富经验为1inch 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也成功在2020 至2021 年间完成总计1.93 亿美元的三轮融资,参投机构包含Binance Labs、Pantera Capital、Amber Group和Dragonfly。
技术特色1inch 透过自行开发的 Pathfinder 演算法,为用户在多个 DEX 和流动性来源之间寻找最佳的交易路径。具体而言,该演算法会将用户的单笔交易需求拆分为多个部分,并将其分配到不同的流动性池,接着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根据各市场的价格、流动性和Gas Fee,计算出最佳的交易路由,以此获得理想的代币汇率和滑点,减少用户的交易成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此外,当1inch 为用户执行交易时,会自动审查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代币合约和流动性来源的安全性,并透过内建的Rabbithole Protection,批量处理用户的交易,在交易完成前对交易细节进行加密,仅在交易最终纪录于区块上时才会公开,以此避免遭受MEV 攻击,防止用户资金的损失。
2022 年,1inch 推出Fusion 模式,允许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价格范围、交易期限和滑点等条件,接着系统会将交易订单递交给多个流动性提供者(Resolvers),由Resolvers 去寻找可行的交易路径,并透过竞价的方式选出最佳的交易方案。在此模式下,使用者可以免除交易所需的 Gas Fee,转而由实际执行交易的 Resolvers 负担,并受益于 Resolvers 之间的竞争来获得更好的交易体验。
CoW Swap
CoW Swap成立于2021年,是一个基于「需求重合」(Coincidence of Wants,简称CoW)来处理订单的交易聚合器。所谓的「需求重合」指的是复数个用户的的交易需求正好互补,比如A想要把1 ETH兑换成4000 USDT,同时有另一个用户B愿意用4000 USDT换成1 ETH,在此情况下A和B的交易订单就可以直接匹配进行P2P的代币兑换,不需要经由第三方流动性池。在需求重合的撮合机制下,同一时间段内所有用户的交易意向都互为潜在的流动性来源,互补的订单将被同时满足,仅有少部分没有相对应订单的交易才要寻求其他流动性来源。如此,CoW Swap可以降低对流动性池的依赖,节省需要支付的Gas Fee,并支持更完整的MEV保护,提供用户更理想的交易价格。
团队与融资背景CoW Protocol 由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协议Gnosis 的前商务拓展负责人Anna George 创立,其前身原是Gnosis DAO 所孵化的项目, 旨在优化链上交易的效率并提供完善的MEV 保护,减少交易者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2022 年,CoW Protocol 透过社区投票正式脱离Gnosis DAO,并藉由代币融资获得Blockchain Captial、Cherry Ventures、Ethereal Ventures 等机构投资的1500 万USDC,同时再从社区的5000 位成员中募得由ETH、 GNO 和xDAI 组成、总价800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总融资达2300 万美元。
技术特色和传统的DEX 不一样,当用户在CoW Swap 进行交易时,并不是直接在链上签署交易的执行,而是签署其「交易的意向」,也就是用户的交易意愿,包括想要交换的代币和数量。签署完后,系统将汇集同一时间段所有使用者的交易意图,并交由 Solvers 进行匹配。 Solvers 由多个第三方实体组成,各自使用最佳化的演算法以最实惠的价格和低廉的手续费撮合互补的交易请求,而无法匹配的交易将寻找其他流动性来源,最后再透过批次拍卖的方式获得执行交易的权力。
如此一来,大多数的用户订单都可以绕过流动性池实现 P2P 的兑换,减少交易所需的成本,甚至有机会能够以比市价更优惠的价格成交订单。且由于实际的交易是由 Solvers 执行,因此使用者并不会受到 MEV 攻击,其风险改由 Solvers 承担。而为了鼓励 Solvers 持续为用户提供最佳化的交易方案,拍卖得标者将会获得 CoW 作为激励,以此促进 Solvers 之间的竞争。
除了一般的市价单和限价单外,CoW Swap 还提供了三种特殊的订单类型:时间加权平均价订单(Time-Weighted Average Price,简称TWAP)、程式化订单、 Milkman 订单和CoW Hooks,以满足使用者更多元和灵活的交易选择。以下将简单介绍这四种特别的交易模式:
TWAPTWAP 旨在将大额订单拆解为若干个小订单,并在设定的时间区段内分批执行交易,以此减少订单对市场的冲击,降低交易滑点的影响以优化成交价格。用户可以透过自行设定每个批次的交易量、交易执行的时间间隔、可接受的价格区间、执行时间总长、交易路径优化等参数进行更精细的交易操作,提升交易的执行效率,特别适合机构和大户等具有高额交易量需求的群体。
程式化订单CoW Swap 通过整合 ERC-1271 开发出程式化订单,允许用户预先设置好交易的条件和规则,让系统基于特定逻辑或策略自动进行繁琐的交易行为。实际执行交易的 Solvers 会根据订单的设置条件,寻找最佳的执行方案,保证用户的利益能够最大化。透过程式化订单,CoW Swap 能够支援更复杂的使用场景,包括项目方或是DAO 可以使用多签钱包自动发放薪资、将协议收入分配至指定钱包、自动调配钱包内的资产比例等等,TWAP 便是基于程式化订单所建构的;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可以利用程式化订单自动调整投资组合的比例、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市场对冲、自动参与市场中的挖矿收益等等,灵活执行各种复杂的量化交易策略。
Milkman 订单
(图 3、Milkman 订单的工作流程,来源:CoW DAO 文档)由CoW Protocol 和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Yearn Finance 共同开发,相异于一般交易时手动设置固定的价格区间, Milkman 采用链上预言机如Chainlink 和Tellor 提供即时的市场价格,确保成交价格的合理性,同时避免因为资产价格波动而导致交易失败。 Milkman 订单适合无法立即执行交易或因流动性不足而有剧烈价格波动的情况,如项目方欲出售金库中的ETH 转换成USDC,但需要等待DAO 投票表决后才能执行,期间ETH 可能会有显著的价格波动超过设置的价格范围,此时就可以使用Milkman 订单让预言机提供实时的市场价格,以利于交易的执行。
牛钩CoW Hooks 允许用户将 CoW Swap 上的交易和 Ethereum 的其他智能合约进行联动,也就是可以透过订单来调用外部智能合约,以触发一系列特定的交易行为。举例而言,在进行交易前(这种情况称为Pre-Hooks),用户的代币质押于某个协议合约中,用户就可以使用Pre-Hooks 自动进行代币解锁,并在解锁后立即执行交易;而在交易完成后(Post-Hooks),用户则可以利用Post-Hooks 将资金存入其他协议或转移至其他链。在过程中所有呼叫的外部智能合约都将附带在 CoW Swap 的订单中,由 Solvers 根据条件自动执行,并且将一系列操作包装成单ㄧ交易,一次性提交至区块上。透过 CoW Hooks,用户可以设置不同智能合约的触发条件,一次性自动执行多个链上交易,简化操作的复杂性。而和程式化订单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仅是针对交易本身做更精细的操作,调用的仅是CoW Protocol 自身的智能合约;而CoW Hooks 是连结协议之外的智能合约,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但在相互组合之下可以赋予用户在交易上更大的灵活性与弹性。
UniswapX、1inch 和 CoW Swap 的比较从上述对三个协议的介绍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三者的首要目标皆是要尽可能地简化使用者的交易门槛,让用户只需要宣告其交易意图,系统就会自动为其执行最佳的交易策略,尽可能让用户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以意图为导向的交易型态中,用户不在意也并不需要在意交易是在哪里以及如何被执行的,他们只关注最后的结果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和期待。因此,接下来将从订单的执行机制、MEV 保护措施、协议费用和市场定位等四个面向来比较UniswapX、1inch 和CoW Swap 之间的异同,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设计机制会在用户体验上带来什么影响。
核心机制虽然细节上有所差异,但 UniswapX、1inch 和 CoW Swap 运作机制大致是一样的,其流程如下:
用户签署交易意图 → 系统寻找最佳的流动性来源 → 交易撮合 → 执行交易 → 返还执行结果
其中从寻找流动性到执行交易的部分,三者都是通过奖励机制鼓励第三方实体提供最佳报价,但在称呼上并不一样,UniswapX 称其为Filler、1inch 是Resolver、CoW Swap 则是Solver 。除了名称不一样之外,三者的运作逻辑也有所差异。
首先在流动性来源的部分,UniswapX 和1inch 都是以链上的流动性池为主,其中Uniswap 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流动性来源,而1inch 主要都是连结外部的流动性,但两者都允许由私人提供流动性,在1inch 通常都是由大型的做市商提供;CoW Swap 则是汇集所有用户的交易意图为主要的流动性来源,唯有当用户的交易无法找到相匹配的订单时才会寻找外部流动性。由此可知,Uniswap 和1inch 本质上还是以AMM 池和做市商作为交易对手方,但会帮助用户找到汇率最好的选择;相对地,CoW Swap 尽可能实现更多P2P 的兑换,减少对流动性池的依赖。
故此,从上述可知,Uniswap 和 1inch 皆是以单笔交易作为最小小单位进行撮合,而 CoW Swap 则是将同一时间内的所有订单打包成一个批次同时进行处理。
MEV 保护措施在MEV 保护方面,CoW Swap 通过链下P2P 的配对模式避免了交易滑点和潜在的MEV 攻击,且Solvers 会将用户的所有的交易撮合好后打包成单一交易提交至链上,在三者中对于MEV 的保护最为完善。根据链上数据分析公司 EighPhi 的报告,2022 年透过 CoW Swap 撮合的交易显著减少了用户遭受 MEV 攻击的概率。
(图 4、CoW Swap 减少的 MEV 攻击比例,来源:Sandwich MEV 对 CoW Swap 的影响:比任何其他 DEX 低一个数量级)
而UniswapX 和1inch 则是将MEV 的风险转移至实际执行交易的Fillers 和Resolvers 上,虽然也有提供一定程度保护,但相比于CoW Swap 双层的防护下(P2P 配对和批此打包) 仍略显不足,于官方文档的相关说明也并不详尽。
协议费用由于UniswapX、1inch 和CoW Swap 的交易执行者皆是第三方,用户签署的仅是交易意图,因此是由第三方代为支付Gas Fee,用户因而享有零Gas Fee 交易,无需为失败的交易承担成本,也不需要在每次交易前准备网路的原生代币,可以大幅减少所需的交易成本。
然而,虽然 Gas Fee 转嫁至第三方,若交易成功,他们会将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以 Protocol Fee 的形式计入用户的订单中。但由于第三方可以从这些交易中找到套利机会去摊平过程中支付的成本,因此用户仍可以设定的价格区间成交。 CoW Swap 更是承诺会会将多余的套利收入在扣除成本后归还用户,但 UniswapX 和 1inch 会收回套利所得,仅最低限度满足用户的交易订单。
因此, 1inch 和 CoW Swap 都没有收去平台的交易手续费,但 UniswapX 在其白皮书宣称有权力收取最高 0.05% 的协议手续费。
(图 5、UniswapX 的手续费,来源:UniswapX 白皮书)
市场定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统整出三者各自的市场定位及其优劣,并从链上数据做进一步的比较。
UniswapXUniswap 本身便拥有超过46 亿美元的总锁仓量,是目前Web3 中汇集最多流动性的DEX,占有庞大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交易深度,并在多年的发展下累积了坚实的交易量和用户基础。虽然推出基于意图的交易模式UniswapX 比1inch 和CoW Swap 都还要晚,也被质疑有抄袭前两者的嫌疑,但凭借其丰富多元的流动性来源,UniswapX 可视为其AMM 模型的衍生服务,主要透过结合Uniswap 现有的生态系统,提升原有用户的交易效率和使用效率,进一步稳固其市场地位。然而,由于发展时日尚短,且和1inch 与CoW Swap 相比,UniswapX 并不是其主要的发展业务,目前在诸多机制上可以明显看出大多是借鉴于另外两者,收取的费用也比另外两者高,仅有一亮点是宣称未来会率先开发出1inch 和CoW Protocol 目前都还尚未推出的跨链交易。
1inch作为 Ethereum 生态最早的交易聚合器之一,原是透过 Patherfinder 演算法找多元的流动性来源,透过组合不同的交易路径,帮用户找到最佳的交易价格。但这样仅是将外接不同的流动性池,并无法最优化交易的价格,用户也仍可能受到 MEV 攻击。因此在后续推出 1inch Fushion,允许用户设置价格范围和交易的有效期,并减免了用户的 Gas Fee,旨在为用户提供跨平台交易的最佳体验。然而,其本身并不如 UniswapX 背靠庞大的流动性池,在 MEV 保护上不如 CoW Swap,市场定位处在比较尴尬的位置。
CoW SwapCoW Swap 是三者中第一个专注于意图交易的DEX,并采用创新的需求重合(Coincidence of Wants) 来撮合用户之间的订单,减少对传统AMM 池的依赖,给予最大程度上的MEV 保护,并能提供比Uniswap 和1inch 更优惠的成交价格。 CoW Swap 也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出多元的订单模式满足使用者的各种交易需求,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技术壁垒,在三者中特色最为鲜明,发展也较为成成熟。
(图 6、DEX Aggregator 的交易量和占比,来源:Dune)
从数据上来看,1inch 由于推出的时间较早,具有先行者优势,因此长期占据了市场40% 以上的月度交易量,然而近期随着CoW Protocol 的持续发展,两者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持平,分别占了29.1% 和27.9%,交易量为6.7b 和6.4b,遥遥领先领先于其他协议,而Uniswap 仅占市场7% 的份额。
(图 7、过去 30 天内的订单数量(截至 12/24),来源: Dune)
而截至12/24,过去三十天内CoW Swap 订单数量超过145k,遥遥领先于1inch 的45k 和Uniswap 的89k,从这边也可以看出,1inch 不论是在交易量或是订单数量,都正在渐渐被CoW Swap 和Uniswap 侵蚀,其中CoW Swap 更是颇有超越的趋势。
结语在当前的 DeFi 生态中,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底层的技术竞争,成为吸引新用户和留住现有用户的关键。基于意图的设计不仅为新手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操作体验,也让资深交易者能够实现更复杂的策略,解决传统 DeFi 中的核心痛点。未来,基于意图的设计可能不仅局限于资产交易,还会延伸至更多的应用场景,如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品等,加速去中心化金融的普及,实现更大规模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