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扩展正在进行,我们也面临着真正的挑战需要解决。然而,我们最大的交流平台不仅没有加速进展,反而在拖累我们。我们正在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为以太坊设计机制,那么为什么我们仍然依赖一个放大愤怒的社交媒体模式?算法并不会展现现实,而是制造冲突、助长分裂,并让我们的精力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但情况并不一定非得如此。我们知道如何构建更好的系统,现在正是行动的时机。
在讨论如何构建更好的平台之前,让我们先退一步看看问题所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设计目的是最大化用户参与,而人性中一个不幸的特质是——愤怒能推动参与。我在群聊中向朋友们发起了投票,结果一致——所有17人都认为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有害。没有争论,这已成为“常识”。
这并非巧合,平台本就被设计成这样。社交媒体公司并不关心你的福祉,他们关心的是用户参与度,因为参与度能带来收益。甚至连打造这些平台的人都知道它们的危害。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彼得·蒂尔(Peter Thiel)都会限制自己孩子的屏幕时间,因为他们深知这些系统的成瘾性。
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早期的社交媒体很简单,你关注某人,他们的帖子就会按时间倒序显示。没有刷存在感的互动,也没有算法。但当这些平台扩展并需要商业模式后,一切都改变了。用户在平台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平台赚的钱就越多。让你保持参与不再只是一个功能,而是整个产品本身。这正是算法推荐诞生的原因。
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开源推特的算法时,它证实了许多人的猜测。信息流的设计目标是预测什么能让你在平台上停留更久。而能吸引人注意力最多的东西,就是愤怒。一旦你明白这一点,一切就都说得通了。愤怒带来互动,互动带来传播,传播带来影响力。而增长粉丝最快的方式,就是尽可能挑起争端。
在加密推特(Crypto Twitter)上,声音最大的人占据主导地位,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更好,而是因为愤怒能带来更多互动。最容易被听到的方式是攻击他人,而不是贡献有价值的想法。讨论的方向并非围绕真正的问题,而是被最具争议的话题所主导。
这正在拖慢以太坊的发展。它不仅没有加速进展,反而让我们步履维艰。原本应该用于解决关键问题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在作秀式的争论和以互动为驱动的内斗上。真正有意义的讨论被互动之战取代,合作精神被部落主义侵蚀。
看看以太坊社区几乎所有人都认可的事项。我们需要优化 L2 互操作性的用户体验,我们需要扩展 L2 的 blob 处理能力。这些并不是有争议的问题,而是应用开发者、rollup 团队、核心开发者和用户的共同优先事项。但社交媒体的讨论方向并没有聚焦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是不断放大每日热点争议。
我在 Farcaster 上发起了一项投票,询问人们是否认为以太坊社区存在分裂,60% 的人表示是。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但如果我在推特上进行同样的投票,结果肯定会更糟。然而,当你抛开互动机制的干扰,真正去看实际讨论时,会发现大多数以太坊社区成员在关键问题上是达成共识的。推特上的争吵并不代表现实,那只是算法选择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这不仅仅是社交地位的问题。利用愤怒获取流量还能带来经济回报。提高知名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推特上通过挑衅言论吸引关注。这能带来播客邀请、更好的投资机会,甚至是更高薪的新工作。Kaito 更是将这一模式推向极致,明确通过 yaps 奖励互动,而这些 yaps 很可能最终变成代币。整个系统正在演变成一个奖励最糟糕行为的机制,而其负面影响无处不在。
这不仅仅发生在以太坊,而是整个主流在线社区的普遍现象。当一个网络达到一定规模,不同观点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算法并不会客观呈现现实,而是选择性地展示能够驱动互动的内容。
但如果情况可以不同呢?如果我们打造的平台优先考虑共识而不是冲突呢?
这不仅仅是一个假设。在 Devcon 会议上,唐凤(Audrey Tang)在主题演讲中提到了 Polis,这是一款开源平台,台湾已经成功利用它来促进建设性公共讨论。与传统社交媒体不同,Polis 没有回复按钮。用户不会为了博取关注而互相攻击或升级争论,而是可以对观点选择“同意”或“不同意”。没有奖励争吵的机制,也就没有制造争端的动力。传统社交媒体的回复功能导致无休止的争论,而 Polis 让讨论更具结构性和可扩展性。
一个现实案例发生在台湾的一场 JavaScript 会议上,讨论的焦点是是否应允许某家中国公司的演讲者参与。最初的讨论迅速演变成一场 200 多条评论的激烈争论,并形成两大阵营。一方认为邀请这些演讲者并不代表对其国家政治的认可,而另一方则认为这可能会被解读为对该公司与中国政府关系的认可。为了避免无休止的争论,有人引入了 Polis 进行讨论。与传统的回复模式不同,参与者只能对观点选择“同意”“不同意”或“跳过”。
Polis 很快揭示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如图所示,左侧群体普遍支持邀请这些演讲者,认为技术交流不应与政治立场混为一谈。而右侧群体则持反对意见,认为邀请这些演讲者可能会间接认可该公司的政治背景。第一张图展示了一条最具争议性的观点:“邀请演讲者进行技术分享并不意味着认可其企业文化或产品。”该观点得到了第二组的大量支持,而反对者则基本拒绝接受。
在分歧之中,有一条评论得到了双方的广泛支持:“我认为 JSDC 组织者有自由安排议程。”
这种共识并没有消除分歧,但它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基础,使双方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展开更具建设性的讨论。与其助长更多冲突,Polis 让人们找到了一条对齐的观点,从而推动了更有效的对话。对于那些对台湾如何利用 Polis 进行公共决策感兴趣的人,Colin Megill 曾撰写过一篇详细的博文,记录了整个过程。
你可能已经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 Polis 的系统。推特的 Community Notes(社区笔记)正是受 Polis 启发而构建的。它并不依赖简单的点赞或多数决,而是利用机器学习分析投票数据的模式,突出那些能够得到持不同观点用户支持的内容。这确保了被展示的笔记不仅是受欢迎的,而且能在不同立场之间搭建桥梁。我不会深入探讨数学原理,但 Vitalik 曾在他的博客文章《我如何看待 Community Notes》中详细讨论过这一点。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不同的激励机制如何塑造讨论氛围。以 ETH Holders 账号为例,这是一个推特账户,任何持有至少 2 ETH 的用户都可以使用零知识证明(ZK Proofs)匿名发帖。顺便说一句,我认为这是 ZK 在现实世界中的一个极具创新性的应用。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该账号的帖子整体氛围积极向上,许多内容都在表达对以太坊的支持。而在推特算法几乎只奖励负面情绪的环境下,人们反而需要匿名才能自由表达对生态的正面看法。这正是我们所面对的扭曲现实。
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更好的模型,因为它们确实存在。Polis 是开源的,已经投入实际使用,并且证明了社交媒体不一定要建立在冲突之上。我们已经知道问题所在,也知道解决方案,剩下的唯一一步就是去构建。
在理想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开发一个更好的 Twitter 客户端,这样我们就能保留网络效应,同时避免被操控我们的算法所束缚。但 Elon 已经封锁了 Twitter 的 API,使得这种可能性不复存在。那么,我们应该在哪里构建呢?已经有一个协议,它拥有开放的 API、以太坊原生用户,并且能够自由实验。它的名字以 F 开头……没错,你猜对了,friend.tech。
解决方案并不只是简单地使用 Farcaster。Warpcast 并没有解决算法问题,它的排序系统是闭源的,在筛选有意义的讨论方面可能并不比 Twitter 更好。但去中心化社交媒体的美妙之处在于,我们并不被锁定在某个单一客户端,我们可以自己构建。
这个新客户端将作为一个专注于以太坊的 Farcaster 客户端,从 Ethereum 频道中聚合所有客户端(包括 Warpcast)的帖子。然而,与传统的回复和转推信息流不同,每个讨论都将被结构化为可投票的声明。用户可以直接在此客户端发布内容,但与其进行无休止的争论,他们只能对每个声明投票:同意、反对或跳过。Polis 将分析投票模式,找出共识,过滤噪音,突出不同群体的共识点和分歧点。
为了确保讨论的质量,客户端将自动从 Ethereum Magicians 和 ETH Research 拉取关键讨论,将冗长的技术线程转换为清晰、结构化的声明,供社区投票。此外,治理提案、EIP 和协议更新也会被纳入,使更广泛的以太坊生态能够表达观点,而不会被基于流量的争议所淹没。这个客户端不会放大最吵闹的声音,而是提供一个窗口,让大家看到以太坊的研究人员、开发者和用户对重要议题的真实看法。
这将是整个体系的基础。没有刻意制造的冲突,没有被激励的争吵,只有一种方式,让我们真正了解以太坊社区的想法。
我并不认为 Crypto Twitter 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这样的平台可以成为对它必要的制衡。目前,当 Twitter 上某个话题爆炸式传播时,我们很难判断它是真正的问题,还是仅仅又一次被算法推动的情绪化风波。想象一下,打开另一个平台,你可以立即看到从应用开发者到 ETH 巨鲸、核心开发者再到投资者,整个生态对某个问题的真实态度。这将提供对真正重要议题的理解,而不是让 Twitter 来定义叙事。
每当提到 Farcaster 时,一个常见的反对意见是它对以太坊不利。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受众有限的回音室,或者它会让以太坊社区更加分裂。但真正的问题并不是 Farcaster,而是 Twitter。正如本文所述,Twitter 的算法被设计为制造分裂、奖励表演性互动,并阻碍以太坊的发展。离开 Twitter 并不是进入一个回音室,而是摆脱一个最大化互动、鼓励攻击的系统,以寻找真实的优先事项。
如果某个议题存在广泛且强烈的分歧,Polis 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果不同背景的人都反对某个想法,那么这一点将变得显而易见,而不会被互动数据的噪音所掩盖。这是捕捉以太坊社区真实情绪的更好方式。它不会消除批评,而是让批评变得可衡量。
为了说明Polis如何使情绪可衡量,可以考虑关于提高以太坊gas上限的持续争论。关键立场可以被提炼成可投票的声明,例如:
随着硬件的提升,以太坊应逐步提高gas上限。过早提高gas上限有可能通过增加运行全节点的难度,危害去中心化。提高gas上限应在对网络健康和验证者成本进行广泛基准测试后才可进行。
如果以太坊社区不再通过无休止的推特争论来表达意见,而是有一个清晰、结构化的方式来传达他们的观点,那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改进。如果80%的验证者、65%的研究人员和75%的ETH持有者在某个声明上达成一致,这将提供一个可衡量的共识信号。相反,如果某个声明在所有群体中被压倒性地拒绝,那也能揭示出缺乏广泛支持的事实,而无需让任何人去筛选那些由情绪化争论驱动的讨论。
在Crypto Twitter中,一个最大的扭曲现象是,最响亮的声音常常被误认为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实际上,这些声音只是最有动力参与的人所发出的。少数依靠愤怒和表演性攻击获得关注的人主导了话语权,而那些更为深思熟虑、务实或者根本不想参与争论的人却保持沉默。这种情况形成了一个反馈循环,最响亮、最激进的声音宣称代表整个社区的声音,即使它们并不代表大多数人的立场。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类似的例子,说明在线讨论通常是如何发展的。在一个分析台湾在线酒精销售的Polis实验中,共有447人通过投票参与了讨论,但实际上只有32人发表评论。这意味着发声的人不到参与者的10%。其余的人只是投票。如果参与度仅通过评论的人来衡量,那么将会呈现出一个完全扭曲的公共意见图景。相反,由于Polis允许沉默的大多数也能够表达他们的观点,政府能看到更为准确的公众意见反映。
这也是为什么以太坊需要一个不同的话语模型的原因。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参与度并不是由一个人能否成功煽动愤怒所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观点能否与更广泛的社区产生共鸣来决定的。一个奖励清晰表达而非冲突的平台。一个即使不想浪费时间争论的人,也能通过投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影响对话的地方。
为了让这一过程更加透明,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公开的仪表板,显示实时参与统计数据。这将使任何人都能看到有多少人在投票与评论,从而帮助过滤掉扭曲现象,确保广泛社区的观点被准确反映。
以太坊一直是理念变为现实的地方。我们在预测市场、二次资金支持和去中心化社交媒体本身中看到了这一点。现在,我们有机会构建一个更大的平台。一个能将以太坊的建设者、研究人员和用户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对齐的平台。一个加速进步而非加剧分裂的系统。这不是一个思想实验,而是我们现在就能构建的东西。如果我们做对了,以太坊不仅会是最去中心化和安全的网络,还将是加密领域中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如果你是软件开发者,想要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请联系我。如果你不是开发者,但想以其他方式做出贡献,让我们一起实现这个目标。
声明:
本文转载自 [Jason Chaskin],著作权归属原作者 [Jason Chaskin],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其他语言版本 由Gate Learn 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