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来看,稳定币的增长或将缓解美国财政压力,并进一步巩固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但从根本上,稳定币只是让关于美国制度质量的讨论更为复杂。长期而言,美元的地位依然取决于美国财政的稳健性,以及美联储实现低且稳定通胀的能力。
来源:摄影师 SpaceX,来自 Unsplash
在稳定币需求扩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正寄望于以此填补联邦财政赤字——这是美国财政部缩短债务平均到期时间(增加国库券发行,同时保持票据和长期国债发行规模不变)所给出的主要官方理由之一。
顺带一提,缩短债务平均到期时间也被视为施加美联储降息压力的一种方式。
最新数据也显示,稳定币需求已推动短期美债利率下降。
此外,政府将稳定币需求视为维护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之一。
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
财政部长 Bessent 预计稳定币规模有望达到 2 万亿美元(市场上甚至有更高的预测)。随着绝大部分稳定币锚定美元,其需求本质上即为美元需求。
根据 GENIUS 法案,美元现金、美国本土受保险银行存款以及剩余期限不超过 93 天的美国国债被纳入合规储备工具,意味着大部分需求将流向联邦国债。
从美国内部角度来看,目前稳定币是否确实增加了国债净需求仍存争议——核心在于其替代了哪些资产。
例如,若投资者不再持有投向短期美债的货币市场基金,而转为持有稳定币,则国库券净需求并未实质增加。
目前来看,美元及美债净需求的关键渠道其实源于国际市场——即稳定币需求带来的美元化效应。
稳定币让千万美国以外用户更便捷地获得美元,尤其是在高通胀、货币贬值和银行体系滞后的地区。
不过,来自非美私营部门的稳定币需求上升,可能会部分抵消官方对美元的需求下滑。原因在于:
稳定币有望提升全球金融稳定性,增加美国以外地区资产负债表中的美元资产。如果实现,这将改善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问题,而这本就是新兴市场官方部门预防性美元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元的制度根基:再分析
但我更关切的是,稳定币需求对美元国际角色的真正作用,关键在于美元本身及其背后的制度体系。
美国财政状况早已众所周知,此处不再赘述。
来源: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025 年 3 月)
作为多年来关注美国的欧洲观察者,我或许并非唯一认为美国政治分裂已形成财政危机机制的人。
这一机制之所以还能运作,核心在于美元国际主导地位及其对美国政府资产的持续需求:美元的“特权”极大扩展了联邦财政空间。
但这并不能消除进行根本性财政改革的必要——该改革应主要聚焦于提升联邦收入(与欧洲以缩减支出为主不同)。
回到稳定币话题。
稳定币对美债的需求短期内有助于缓释财政压力,但无法化解长期隐患——“危机机制”并未拆解。
事实上,可能还会加大改革阻力。
换句话说,稳定币或许只是让美国政客“自缚手脚”的工具——连同美元的特权地位一起。
美联储也是关键。
一直以来,笔者认为,在美元“特权”使财政政策松绑后,必须为货币政策设立制约,不能让其为财政需要所驱使(如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所倡)。确保美联储独立,是避免这一局面的关键但非充分条件。
本质上,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削弱并导致高通胀,即便有稳定币,美元国际地位也难以提升。
稳定币的资产支撑?
最终,正如
Pierpaolo Benigno(皮耶尔保罗·贝尼尼奥)所言,核心在于稳定币的资产支撑方式。
在以货币政策为主导(中央银行保持价格稳定、财政部门独立负责债务可持续性)的体制下,稳定币及其所支持的国债本质上由税收作担保:“只有国债本身安全,稳定币才是安全的。”
若进入财政主导模式,稳定币最后由中央银行提供担保。在这种情况下,稳定币可能加剧通胀,因为美联储可能需为相关发行提供货币化支持。
综上,稳定币短期内虽可缓解美国财政约束并巩固美元主导地位,但从根本上说,只会让美国制度质量的讨论更加复杂。长期来看,美元能否守住地位,仍取决于美国财政稳健性与美联储保持低且稳定通胀的能力。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 [Thin Ice Macroeconomics],版权归原作者 [Spyros Andreopoulos] 所有。如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及时联系 Gate Learn 团队,我们会迅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本文译文均由 Gate Learn 团队独立完成,除特殊说明外,禁止转载、分发或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