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的空投代币在 3 个月内贬值

GATEIO

然而,它们引发的用户增长与关注,已深刻改变了 Web3 生态格局

空投已是 Web3 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增长利器之一,短时间内即可引发广泛关注、吸引数百万新用户。过去两年间,去中心化金融、NFT 和游戏等各类项目累计分发数十亿美元代币,用以激励早期参与并拓展用户基础。

但核心问题在于,这些分发行为究竟塑造了长期生态,还是只带来一阵投机热潮。空投往往带来用户数与交易量爆发式增长,但其对留存、活跃度以及代币价值的长期影响却极具不确定性。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 DeFi、NFT、游戏等赛道的高价值空投,重点追踪其对用户行为、币价表现及链上数据的驱动效应。

核心要点

  • 自 2017 年以来,行业累计通过空投分发逾 200 亿美元代币,仅 2023 年即高达 45 亿美元,空投已成为 Web3 最强大且成本极高的增长手段之一。
  • 88% 空投代币上线 3 个月内贬值,凸显短期热度与长期可持续性的难题。
  • 空投极具拉新效应:Arbitrum 上线当日链上交易量达 250 万,Blur 一夜间夺得 NFT 总交易量逾七成。
  • 留存仍是痛点:空投后仅数周,活跃度基本回落至空投前约 20–40% 区间,大部分领取者兑现离场。

目录

  1. 何为空投?它们如何影响 Web3 增长?
  2. DeFi 与 Layer2 空投:用户增长还是“养农”现象?
  3. NFT 空投:流动性与社区忠诚度博弈
  4. 游戏空投:Play-to-Earn 世界的有限影响力
  5. DappRadar 空投追踪未来趋势
  6. 结语

  7. 何为空投?它们如何影响 Web3 增长?


在 Web3 生态中,空投即免费向指定钱包地址分发代币,用以奖励历史活跃或激励未来参与。区别于需买币参与的 ICO,空投直接将代币交付用户。其本质在于:通过分发所有权,项目可迅速组建社区、实现治理去中心化,并为代币注入即时流动性。

空投主要类型包括:

  • 追溯型空投——奖励曾与协议交互的用户(如 2020 年 Uniswap、2023 年 Arbitrum)。
  • 激励型空投——鼓励持续交易、质押或邀请行为(如 Blur 积分机制)。
  • 社区型空投——奖励 NFT 持有者、开发者或社群成员(如 Solana 的 BONK)。

自 2017 年以来,空投由初期吸引关注的尝试,逐步演变为 Web3 最具成效的营销方案。项目不再支付广告费,转而分发所有权。理念是:有归属感的用户更乐于尝试产品、自主宣推并持续留存。

空投发展历程上的重要节点:

  • 2017–2018 初代浪潮:ICO 时代大规模空投出现,项目借此迅速扩展 Telegram 群体与钱包数,但大多数用户仅领取未深度参与。
  • 2020 “UNI 黄金标准”:Uniswap 的 $UNI 空投为典范,每位历史用户获赠 400 UNI(首发约 1200 美元,最高峰超 12000 美元),早期参与者成为积极布道者,并树立了“追溯型空投”公平回馈模式。
  • 2021–2022 空投手册时期:dYdX、ENS、LooksRare 等项目将空投融入运营,吸引交易者、域名用户及 NFT 收藏者。部分项目成功,部分陷入“养农”套利。
  • 2023–2025 超级空投时代:Arbitrum(19.7 亿美元)、Blur(81800 万美元)、Worldcoin(持续面向 1000 万以上用户发放空投)等,展现大规模分发对生态格局的瞬间颠覆力。

尽管统计不完整,行业普遍估算:

  • 2017 年至今,DeFi、NFT、游戏和基础设施领域累计完成数百次空投。
  • 空投总分发金额已超 200 亿美元,2023 年 alone 即达 45 亿美元(包括 Arbitrum、Blur、Celestia 等)。
  • 主流空投目标覆盖 10–100 万地址,而 Worldcoin 等全球型活动则锁定数千万用户。
  • 研究表明,约 88% 空投代币上线 3 个月后便贬值,显示空投虽能塑造营销爆点,却难以实现长期币价支撑。

空投缘何能成为营销利器?

  • 门槛低:用户免费领币→主动尝试产品。
  • 口碑传播:大规模空投引发“免费送钱”热议,形成病毒式传播。
  • 去中心化:代币分散所有权,赋予用户治理权,使其与项目发展目标更契合。
  • 市场竞争:空投能迅速切换市场份额(如 Blur 对 OpenSea 的冲击)。

但空投也伴生挑战:养农套利、代币速抛及留存难题。即便如此,截至 2025 年,空投仍是 dapp 行业最具爆发力的营销手段之一。

2. DeFi 与 Layer-2 空投:用户扩张还是养农套利?

DeFi 领域是空投现象的发源地。从去中心化交易所到 Layer-2 扩容方案,各类协议通过代币分发奖励早期用户、推动治理去中心化,并以此吸引新用户。事实上,Web3 史上规模最大、热度最高的空投多出自 DeFi 及网络扩容赛道。

L2 网络空投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 Arbitrum 2023 年 3 月空投。其共分发 11.6 亿枚 ARB,约占总供应 11.6%,覆盖超 60 万地址,创下行业价值纪录。代币巅峰市值近 20 亿美元。链上活跃立刻爆发:空投日交易量攀升至 250 万笔,短暂超越以太坊本链。

尽管热度迅速回落,Arbitrum 依然保持较高基础活跃。两个月后网络日交易量仍在 100 万笔,唯一活跃钱包同比增长 531%。但留存问题更复杂。数据显示,期间仅 5% 交易源于实际收到 ARB 钱包,大部分领取者卖币离场,链上活跃主要由新用户和原 DeFi 用户推动。代币走势也如常:上市初价 1.30–1.40 美元,两年内下跌超 75%。

Optimism 的节奏则更为分批。自 2022 年起,持续多轮空投,2023 年第二波发放 1100 万枚 OP,重点激励 DAO 治理参与者。此举虽未引发 Arbitrum 式流量爆发,但更有效地强化了治理结构。数据同样显示,空投期唯一活跃钱包与交易量激增,但随后回落较快。OP 代币 3 年来已跌 42%。

DeFi 协议空投

DeFi 协议空投同样呈现类似趋势。dYdX 早期空投激励活跃交易者,推动成交量飙升,但激励结束后活跃度迅速回落,代币现已跌去约 70%。1inch 多轮分发带来钱包短期激增,治理参与却始终有限;代币空投后不久便跌 52%,五年累计跌幅超 90%。ENS 2021 年底的追溯型空投规模较小,但代币表现稳健,四年仅跌约 40%,同时培育了相对忠诚的域名治理社群。

全行业数据高度一致:空投可带来用户数倍级增长、日活及 TVL 短期激增——大量用户为参与或领取空投迁移资产。但数周后,活跃度大多回归基础水平。代币行情也如出一辙:大多数 DeFi 空投币数月内下跌 60–90%,养农套利者套现离场。

空投对拉新效果无可替代,但长期留存依赖产品与生态的内在吸引力。Arbitrum 能维持高活跃,是因其网络本身具备强大 DeFi 应用及低成本优势。Optimism 则以治理激励塑造用户行为,超越单纯投机。对于缺乏生态和机制设计的协议,空投更多只是高昂营销补贴,最终“养农”套利者,难带来持续 adoption。

3. NFT 空投:流动性引爆还是社区凝聚?

DeFi、Layer-2 用空投扩展基础设施,而 NFT 行业则将空投作为抢夺市场份额的武器。最典型案例是 Blur 用史上最激进的空投策略冲击 OpenSea 长期霸主地位。

2023 年 2 月 Blur 代币上线前,交易者已连续几个月通过“赛季”累积积分,包括挂单、做市、平台忠诚度等行为。最终 BLUR 代币共分配给社区 51%,峰值价值曾超 80000 万美元。结果极为显著:Blur 数日间即获逾 70% 以太坊 NFT 成交量,OpenSea 被迫降费、调整版税。数据显示,Blur 单日处理的交易量是 OpenSea 五倍,尽管活跃钱包数量反而更少。

但实际参与结构却揭示问题:Blur 绝大部分成交量来自少数高频交易者争榜积分,数百个钱包贡献主流流量。虽然空投极大提升了 NFT 流动性——价差收窄、报价深度及成交速度提升——但未能有效扩大社区参与。OpenSea 仍在唯一活跃钱包数领先,更受收藏者和创作者青睐。

BLUR 代币走势如常:首发约 1.20 美元,随即遭大规模抛售,2025 年已跌至 0.10 美元以下。即便奖励赛季持续,市值仍逐步流失。2023 年底 Blur 市场份额回落至 20–40% 区间。

其他 NFT 空投亦如出一辙。LooksRare、X2Y2 2022 年以“吸血鬼攻击”空投 OpenSea 用户,虽曾短暂占据大量成交,但多为刷量,奖励结束后流量骤降,代币如今仅为巅峰时的一小部分。MEME 类型 NFT 空投如 Memecoin($MEME)虽能刺激短暂收藏热,但难以撑起持久生态。

NFT 空投的关键教训是,虽能高效转移流动性,却难以塑造黏性社区。交易者追逐奖励,收藏者与创作者追求信任、体验和文化认同——这些并非代币所能给予。

截至 2025 年,NFT 市场竞争格局更加激烈。OpenSea 引入专业交易工具,Blur 专注服务职业玩家,其他平台竞相创新。但根本问题依旧:NFT 市场的代币激励究竟能否带来可持续社区,还是仅仅触发短期流动性战争?

4. 游戏空投:Play-to-Earn 模式下的有限效应

DeFi 与 NFT 平台将空投变为数十亿美元级营销事件,而游戏行业则更为谨慎。区块链游戏普遍围绕游戏内经济体系和 NFT 设计生态,很少大规模分发代币。因而近两年高价值游戏空投稀少,其影响力远小于 DeFi 或 NFT 市场。

多数区块链游戏避开大规模追溯型空投,转而依托 Launchpad、NFT 铸造或游戏奖励分发代币。这一策略源于 2021 年 Play-to-Earn 热潮的反思——当时通胀型代币体系因投机爆发最终崩溃。到了 2023–2025 年,开发者更慎重,避免无机制大额空投。

少数基础设施类项目有所创新。Immutable、Polygon、Ronin 针对开发者与玩家实行奖励计划,而非一次性空投。部分小型游戏工作室将 NFT 或代币定向发放给内测用户,激励早期参与,避免经济失衡。

游戏行业真正的挑战不在于靠币引流,而在于如何让玩家持续沉浸,推动生态正向循环。

5. 用 DappRadar 掌控空投新机会

空投正在不断重塑去中心化生态,甄别真正优质机会也愈加复杂。新项目持续上线、数十亿美元代币分发,用户亟需权威工具筛选高价值空投。

DappRadar 空投平台正是解决方案:一站式数据看板,助力用户高效把握代币分发机会。平台提供专属攻略,详细说明关键操作,帮助用户提升获得概率,支持难度分级和空投发生概率提示。从链上交互到测试计划参与,用户可全程跟进策略,最大化奖励机会。

通过集中管理动态与操作,DappRadar 空投平台让用户始终站在行业前沿。无论你是 DeFi 投资者、NFT 收藏者还是 Web3 游戏玩家,都能依靠看板,不错过任何一场重大分发。

6. 结语

88% 空投币数月内失守价值,但所有空投都揭示一个事实:在 Web3,用户关注才是最高价值的“货币”。每一次重大分发,其真正价值不是币本身,而在于激活的用户行为。项目真正的挑战不再是吸引关注,而在于转化为可持续社区。DappRadar 将持续以数据为核心,洞察行业趋势、区分噪音与信号,帮助用户与开发者识别哪些项目只是炒作,哪些项目注定载入行业史册。

分享本文至社交平台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DapRadar],版权归原作者 [Sara Gherghelas] 所有。如对转载有异议,请及时联系 Gate Learn 团队,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2.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本文翻译及其他语种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完成,除注明外,禁止转载、分发及抄袭译文内容。
gateio

GATE.IO芝麻开门

GATE.IO芝麻开门交易所(原比特儿交易所)是全球前10的交易所,新用户注册可免费领取空投,每月可得50-200U

点击注册 更多入口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gate.io交易平台是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新用户注册免费领空投,月入50-200U。品牌成立十多年综合服务名列世界前茅,本站提供芝麻交易所gate官网入口及gate.io官网实时资讯,gateio值得信赖。

目录[+]